国际歌声入九陔
——南湖纪行张书俊
“闻有飞鸿岁岁来,于今当复满春台,鸳湖四百掉歌外,国际歌声入九陔”。这是郭沫若同志于1963年游嘉兴南湖时题咏的诗。
南湖,一称鸳鸯湖,简称鸳湖,它与杭州的西湖,绍兴的东湖,合称浙江三大名湖。南湖不仅风景秀丽,更因为革命的航船在这里起航而名闻遐迩。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四周年前夕,我怀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深深敬意来到南湖。
走出嘉兴车站,步行一里许,便到了南湖湖滨渡口。登上渡船,举目远望,只见湖心岛上花红柳绿、蓊郁葱笼。掩映在树丛中的烟雨楼、庄严静穆。南湖上一湖碧水、闪烁着粼粼波光,飞溅起朵朵浪花。远处,浪涌渔歌,霞映银帆,白鸥点点,好一派令人神往的湖光山色!
渡船靠岸,走上宽阔的石级,迎面就是“清晖堂”,门额上刻有毛泽东同志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传,清晖堂是清朝为皇帝南巡而建。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到南湖,并赋诗多首。现在还留下他的题诗石刻两处。清晖堂后面是一个四围有着雕楼画阁的大院子。再进去,便是“烟雨楼”。楼旁左右各有参天的银杏树一株,枝叶繁茂,相传是明朝所植。
“烟雨楼”始建于“五伐”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唐朝诗人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名句,故取名“烟雨楼”。此楼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堪称江南水榭楼阁的典型。楼的前檐,有董必武同志手书的“烟雨楼”三字的横额。楼下面的大厅,是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陈列室。在大厅的两根立柱上,有董必武同志写的一副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笔力苍劲浑厚,充分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壮志豪情。
在烟雨楼前面的湖畔,停泊着一艘游船,那是根据“一大”开会时用过的游船仿制的革命纪念船。船的中舱,中央放着一张方桌,摆着茶具,这就是当年“一大”代表开会的地方。前舱有凉棚,后舱有寝室,厨房、炉灶等,都是按照当年实际情况布置的。一九六四年清明节,董必武同志重游南湖,曾坐在游船上摄影留念,写下了“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的壮丽诗句。
我伫立在游舫前,陷入了遐想……
南湖的波光,辉映了几多沧桑史;南湖的浪花,谱写出多少英雄歌!
在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奔涌的今天,以南湖驶出的这艘革命航船啊,愿你劈涛斩浪,向着共和国灿烂的明天,勇往直前!
题图:林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