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做企业经济支柱
——咸阳建行参与企业管理纪实
银行怎样参与企业管理?已被不少理论家炒得火热。在咸阳市建设银行,已初步取得经验。
(一)
改革开放后,作为以经营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咸阳市建设银行,一改过去业务单一的面貌,在向商业银行转变,不断拓展业务的同时,他们与企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行长郝均科接受采访时说:“只有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银行的资金质量才能提高。银行要提高效益,出路就是把企业搞活。”于是,该行在省建行系统中率先开始了一项新的工程——参与企业管理。
早在前年,该行就对所辖的信贷资产进行了全面调查。各级领导分头带队,深入各企业,召开银企座谈会。深入车间,现场考察,翻阅资料,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制定了《信贷资产调查评价实施办法》,到去年底,该行贷款项目共有689个,贷款余额达14亿元。其中,三四类贷款项目余额占17%左右。这不难看出,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主体是好的,与兄弟行和其他专业行相比,要好得多。但要全部杜绝三四类贷款,难度很大。咸阳市建行决心已定,要复活这些资金,不能给国家造成损失。要复活这些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
咸阳建行对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通过信托投资公司渠道,实贷改投,探索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的路子,促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以前已经造成的三四类贷款项目,实行“一厂一策,分类指导,消化风险资产”的办法逐步解决,这也是该行在参与企业管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基层行都确定一个扶持帮助的企业。西郊支行提出四个企业,超过了市建行提出的指标。
该行对扭亏有望的企业采用放水养鱼的政策,促使其复活。如咸阳冶金建材厂到去年底,共欠建行贷款1233万元,挂息51万元,企业经营十分困难。该行在了解到企业经营有转机,因资金周转缺乏的情况后,在资金相当紧的情况下,仍设法为企业注入380万元,并与企业签订《启动复活协议书》,使企业在短期内起死回生,销售收入逐年增加,到今年5月底,已归还该行挂息486万元,预计年底可全部还清挂帐利息。
该行还把咸阳面粉厂、乾县纺纱厂、武功酒厂、陕西第二印染厂等6家企业定为复活重点企业,与其签订复活协议书,到5月底,已累计注入资金1170万元。新注入的资金没有形成逾期风险,企业不但能按时还本付息,还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对扭亏无望的企业,该行为其找合作伙伴,走兼并或转产之路,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
银行给企业贷了款,关键还要帮企业用好款,使贷出的款能产出效益。于是,该行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开展信贷跟踪服务活动,他们对贷款企业推行电算化科学管理,建起动态的工商企业档案、款合同档案、风险呆滞贷款档案,以及信息通报制和信贷专管员制度。并规定300—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派信贷专管员常驻企业,互通信息,帮企业解决困难。如兴平支行根据省外贸提供的信息,协助省建筑工程机械厂在东南亚等国打开产品销路,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净增510万元。东郊支行近两年为企业盘活资金800多万元,为玻璃厂,推销产品达200万元。四三九〇厂生产彩偏磁芯,产品几乎垄断国内市场,并打开了国际市场,该行因及时掌握企业情况,不但为该厂及时贷款500万元,还协同企业在深圳、东莞等地开辟了新的销售基地。
本报记 者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