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7月11日
第4版
04

背着名字上路

“名字算个屁,不过是个符号而已。”洒脱的朋友告诉我。好在他姓王,与别人一争论,一打赌,便青着脸儿说:“没错,如果我错了的话,你把我的姓颠倒过来写”。正过来,反过来,还是那个不受一点损害的“王”字。其实,人很在乎自己的名字。从小,名字受命于父母,它寄托着父母的厚望,走向社会后,你在接受社会的检验之后,名字之于你便成为一种声誉的标签。

人活一口气也好,人要脸树要皮也罢,大概都是指人须用行动写好自己的名字。写得好了社会给你一个好的名声,写不好连父母给的那一点本钱也会输光的。可是,父母的善心和好意,有时也会让儿女们哭笑不得的。比如说我,父母为给他的长子起个名儿,请了阴阳先生一顿饭,还往人家口袋里塞了几张钞票。于是,我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我的名字并没有保佑我,倒让父母虚惊了数年。从小我病怏怏的,瘦骨一堆,可算是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长大后,父母才得意洋洋,说我的名字里精气旺盛,看看,应验了吧。

自从喜欢写文章后,豆腐块隔三岔五开始见报,还收到不少的读者来信。久而久之,我发现读者对我有个误会,认为我长得孔武有力,高高大大,还会点武术。有位朋友说,一看你名字就知道你喜欢武术,咱们可以经常切磋切磋武艺,我练过南拳北拳小洪拳,不知你在练什么,请来信告知。我哭笑不得,那是父母让我出的洋相。本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哪来的精神练什么功夫。

每写文章,题目拟好,赶紧把名字署上,然后再写内容。若不将名字署上,思路就凝滞了,断然无法再行下文。敢情名字就是我的专利——美丽的标签儿。信封好,投进邮箱,便又惴惴不安了。想着自己的名字是一头小乳猪,接受编辑目光里的文火烤炒。文章见诸报端,发现名字已经英勇就义了:武字立马当先,或是林字为碑首,一颗没有死透的心绝望地进行最后的挣扎。兴许是排版工人搞错了,一看寄来样刊的信封上写错的名字才知是编辑错了。

小人物的名字,灵活性大,可塑性强,你随便安排都不为过。只是,小人物的名字便是小人物的心态。老在原谅别人的过错,最后又埋怨父母的过错。别人是对的,自己的名字是错的。

参加工作,名字往往不太重要,简化为姓了。姓前冠以老或小的称呼。老是特权阶层,隶属静态的范畴。小属动态范畴,即为后来者。比如说,老李可以喊:小安,打水去,小安,把桌子擦一擦。小安却不可喊:老李,把垃圾倒掉。大概每个小字号的人物,都在苦苦熬一个老字,舍得一夜白发,宁把老字弄到手。名字取掉了两个字,便全让一个姓表演金鸡独立的舞蹈了。

乔治·桑说:我活在朋友们中间,名声于我一文不值。她的秘书写一部长篇小说,屡投不中,后想署乔治·桑的名字,乔治·桑说:那就署我的名字好了。人生在世,几人有乔治·桑的大度,又有几人能有那个小秘书的运气。芸芸众生,大多无非如蜗牛一样,背着自己的名字在赶路。名字易起,名声难获,人人都想给自己的名字边缘镀上金子一般的光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