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10月21日
第4版
04

再现彭大将军风采

——宝鸡访问吕晓禾

撰文/马平川摄影/李长纪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上、下集)将再现当年彭德怀将军率领第一野战军解放大西北恢弘的历史画面。西北战场总指挥彭德怀的扮演者就是沈阳话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吕晓禾。前不久,《解放大西北》剧组来宝鸡拍摄,记者在某部通讯团招待所采访了吕晓禾。

面前的吕晓禾浓眉大眼、举手投足间不失剽悍豪放的气质。他说他少年时的理想是当运动员。特别喜欢足球、拳击等运动项目,1960年14岁的他正在读书时却鬼使神差地走进了沈阳艺术学校,两年后进入沈阳话剧团,从此舞台上便活跃着吕晓禾的身影,他先后参加了《英雄小八路》、《雷锋》、《霓虹灯下的哨兵》、《兵临城下》等三十余部话剧的演出。

吕晓禾十年前在谢晋执导的《高山下的花环》中成功地塑造了梁三喜这个形象一炮打响。荣获1985年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此后他又在18集电视剧《杨虎城》中出演一代名将杨虎城而博得一片赞誉。他相继又在《秦川情》、《女皇陵下的风流娘儿们》、《天地人心》、《莫忘那段情》、《十字架下的魔影》、《炮兵少校》等四十余部影视片中担任演出。他向亿万观众奉献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吕晓禾因此荣获“中国电影新时期十

佳男演员奖。”

我对吕晓禾说:“你那微蹙的双眉、深沉的眼神和宽宽的额头,很象当年的彭德怀,但我总觉得你的精神气质更接近他。”吕晓禾说:“剧组的同志都这么说,去年11月导演让我出演彭德怀,我感到有一种压力,尽管我从前多次演过军人,彭德怀出身贫苦农家,投身革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对于我们后来人,他永远是一座丰碑,是真正共产党人的楷模,在他和他的战友身上,表现了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正是我们民族繁衍生息的凝聚力之所在。”

吕晓禾接着介绍到《解放大西北》剧组这次来宝鸡主要拍摄当年彭德怀率领第一野战军在宝鸡地区发动的扶眉战役。这是整个影片的重头戏。将再现打穿插夜袭罗局镇堵住敌人,前后夹击在渭北高塬围追堵截敌人,以及在渭水南岸全歼逃敌等浴血奋战的场面。扶眉战役歼灭胡宗南45000余人,是解放大西北空前的大胜利。为夺取西北战场的主动权和最后解放大西北创造了条件。当年扶眉战役胜利结束后,毛泽东电贺彭德怀:“打胡胜利极大,甚慰!”

在吕晓禾房间里的窗户玻璃上、墙壁上贴着彭德怀的各种图片,桌上摆放着收集到有关写彭德怀的书。吕晓禾就这样生活在彭德怀的世界里。朝夕揣摸、用心领会。

吕晓禾认为,塑造彭德怀形象,仅能模仿彭总说几句话做几个手势是远远不能胜任的,要尽力摈弃那些脸谱化、概念化、公式化的表演痕迹。在模仿中要尽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因而他用更多的时间全面体察塑造对象的同时也观察自己,寻找差距。深刻地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自己。吕晓禾将他揣摸到的彭德怀的心理轨迹和个性特征溶化自己身上,使自己在气度、气质和素质上与塑造的彭德怀形象缩短距离,在形似的基础上,更注重在神韵上下功夫。坚持生活化的表演,力求塑出真实可信的活生生的彭德怀。

开拍不久,吕晓禾就遇上最难出戏的“看地图”,吕晓禾反复琢磨,他想,所谓戏,就是“细”。要细致地体味角色的性格、心态,找到习惯动作。他认真地设计彭德怀的每一个动作,接过蜡烛,登上板凳,看地图,再下板凳。吕晓禾认为,许多农民有蹲在板凳上的习惯。彭德怀是农民出身的将领,他也会蹲在板凳上谈兵。于是彭德怀蹲在凳子上和副司令、参谋长展开讨论。这一“蹲”,加快了节奏,营造了气氛,果然独具个性。

从梁三喜到杨虎城再到彭德怀,吕晓禾走过了一段艰辛却洒满欢乐的艺术道路,当记者问及吕晓禾对自己以往哪个角色最满意时,他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下一个!”

图为吕晓禾扮演的彭德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