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小气”的龙钢人
在国有企业学习邯钢经验的过程中,陕西龙门钢铁总厂的职工们改变了以往大手大脚的习惯,而变得越来越“小气”了,他们从各个角落为企业“抠”效益。
变废为宝
机动厂机修车间职工黄坚和李恩才看到炼钢厂废料场地堆放了许多废蕊棒,感到十分可惜,他们发现有些修一修还可以重新使用。于是,他们利用下班时间,从车间拿来工具,干了起来。一件件废蕊棒经过他们的拆卸、整理,能用的配件全部挑出,能修的带回修理,一直干到夜里10点多钟,共回收配件146件、螺帽256个、蕊杆103件。有人说他们傻,但就是这“傻”,却为厂节约了资金4000余元。
焦化厂调火二班的门插坏了好几个,往常都是坏了就扔,再换新的。这次却不一样。职工牛海波从废铁堆中找来一些铁皮,稍作加工,使几个旧门插又重新派上了用场。有人说:“你也太小气!”牛海波却说:“降低成本要从一分一厘算起,积少可以成多嘛。”
“一滴水也不能白流”
烧结厂28m2台车的机尾除尘每次需用大水冲洗,而且延续使用,造成水的大量浪费。为了降低消耗和成本,烧结厂职工改为先用扫帚将灰尘清扫后,再用少量的水进行清洗。有的人说,这是小题大做,烧结厂的职工却说:“只要能节约,就是一滴水也不能白流。”
降低消耗7分钱
烧结厂四系统8#带的指标吨矿消耗定为0.32元,而且执行运输吨数和使用天数双关考核。就是每换一条新带不仅要完成9万吨烧结矿输送,而且要保证有效使用60天。八个岗位工心里没底,不过他们相信,既然指标确定,那么就有可能达到,相互核计了一下:8#带长145m,每米价格199元,共28855元。要完成指标,办法只有两个,一是保证输送量,一是延长使用天数。路子找对了,就看你怎么走。八个人各显神通,查资料找书籍,向老师傅请教,向同行学习。为保证运输量,他们找来旧废皮带,在落料的转接处加两道“护帮”,以防抛洒。同时严格标准化操作,勤检查,按时加水,减少烧损;及时更换旧托滚,纠正皮带跑偏,防上撕扯。后来终于发现皮带卡子的缝隙漏料是造成皮带磨损的“罪魁祸首”。针对此情,他们又反复实践,最后终于想出在卡子处订一块废旧皮带作“保护层”,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漏料和磨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八名岗位工的精心护理下,正在“服役”的这条带已经光荣地运转了100天,超计划40天;完成烧结矿输送11.4万吨,超计划输送2.4万吨,实际吨矿消耗为0.25元,比计划目标一下子降低了7分钱。按超计划运输数来折算,已节支7680元。
(明奇莫奇勤仓王辉敏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