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你知道克隆吗?
——克隆羊多利“自述”
刘旭
嗨,朋友,我叫多利。尽管我不认识你们,但由于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想必你们对我并不陌生——我就是那只人类首次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复制出来的“克隆”羊。
说起“克隆”一词,它可比“电脑”还要流行,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克隆是英语“clone”的音译,源自希腊文“klon”,原意指用植物嫩枝进行无性繁殖。现在,克隆的内涵已有所扩大,即:从一个细胞得到两个以上的细胞或生物体的技术过程。它分化出的细胞和生物体,叫克隆细胞与克隆体,跟母体的基因完全相同。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像你们复印照片。或复制磁带那样,能对生物进行批量生产。
如果追根刨底,克隆技术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清,而我也不是突然克隆出来的怪物。克隆的手段有好几种,像胚胎切割、全能性细胞移植等。我的诞生,是细胞核移植的结果——
去年3月,座落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郊的罗斯林研究所里,伊恩·威尔莫特博士领导的科研小组用胚胎无性繁殖出12只小羊。这就为我的出生作好了准备。接着,他们将羊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全部吸出,使它不含遗传物质(DNA),然后把实验室中培养过的一只母绵羊的乳腺细胞和卵细胞电激融合,形成有新的遗传物质的卵细胞。当这个卵细胞发育成胚胎时,又用另一只羊借腹怀胎,148天后,6.6公斤重的我便来到了人间。威尔莫特先生用乡村歌手多利·帕顿的名字,给我命名为“多利”。2月23日,当我长到半岁多时,英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了我出生的消息,于是,前来罗斯林中心参观我的人络绎不绝。
有一利必有一弊——正如你们人类说的那样,我的遭遇也逃不脱这个规律。对于我的出生,肯定者说有益于科学研究,可培育出有药用价值的克隆动物,或挽救濒临灭绝的物种。而反对者则忧心忡忡:“我们正在从父母生育子女的时代向父母制造子女的时代转变。”——这不是危言耸听,美国克隆出的两只恒河猴已在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活蹦乱跳了。因此不少人担心,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在大街上或者家中,他们会发现几个甚至几十个“自己”,以致无法区别原始的“他”和克隆的“他”。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德国《明镜》周刊近期的封面上有一幅画:成排的希特勒、爱因斯坦和名模克劳迪亚从我面前走过,向远处挺进。别说你们,连我也要震惊了——个纳粹头子已经让世界人民吃尽了苦头,再克隆出无数的“希魔”来,你们人类还能活吗?所以,韩国的环境保护主义者把自己化装成绵羊,举着“停止复制动物”的抗议牌在汉城示威,就不是无缘无故的了。
当然,我只是以羊之心度人之腹。因为你们人类毕竟是有理性的高级动物,绝不会让几个人用克隆技术毁灭世界的。不是么?你们虽然造出了威力无比的核武器,但核能的和平利用却是有目共睹的,用不着我再饶舌了。
好了,拜拜吧。祝人类不断进步,祝克隆技术健康发展,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