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嫂杨玲
文/傅鹏
在西安市新城区,特别是在东五路地区的大街小巷,几乎人人都知道“文化所长”樊新河。他从警16年,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为地区群众办过无数次好事,受过中央、省市多次立功嘉奖,现在是公安新城分局东五路派出所的所长。
生活中的樊新河是一个惹人眼目的人物。他的妻子杨玲则显得默默无闻了。然而,要了解樊新河,必须走近杨玲。
杨玲十六年来很少与丈夫过过一个团圆年。多少个节假日她刚做好一顿丰盛的饭菜,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招呼到饭桌上等候丈夫回来开饭。这时,电话铃响了,传来丈夫道歉的话语:“饭做好了吧!对不起,今天我值班”,“对不起,今天不放假”、“对不起,今天有情况”。而对一次次“电话会餐”,她只能苦笑一下,忍住心头的失望,转身招呼公公、婆婆和儿子吃饭。吃完饭默默地去干家务活,第二天再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
1995年初的一天,婆婆不小心摔骨折了,杨玲顾不上给丈夫说,自己送婆婆去医院,默默地一个人服侍着老人。这时,公公的高血压病又犯了,她想了再想,终于给丈夫打了电话。“我现在所里忙的一点儿都脱不开身,你辛苦一下,我处理完事马上回来。”杨玲忍住眼泪没说半句怨言,安慰丈夫不能太累了,注意身体,接着就独自去照顾两位老人。杨玲的母亲已有八十二岁高龄了,她原来每周都要赶到母亲身边住两天,现在却一点儿都分不开身。亲戚朋友实在看不过眼要过来帮她,她却怕给别人添麻烦谢绝了。
杨玲心中也有安慰。她有一个很懂事的孩子“逗逗”。十五年来孩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带。孩子的学习一直是班里第一名,今年考上了重点高中。然而她清楚地记得1981年4月6日是孩子出生的那一天,也是丈夫调到公安机关工作之日。从那天起,他就没请过一天假。自己坐月子的时候,丈夫也只回来过一次。
樊新河当户籍民警的时候,她天天能陪着丈夫背段内的户口材料,她随时提问随时抽查;等丈夫背完了全部户籍材料,她也几乎背了下来。十多年后,丈夫原来管段内的一个居委会主任来家里,她竟一口叫出了那人的名字。
杨玲下过乡、种过地、当过纱女,1984年到西铁电务段工作。她为人贤惠、谦虚、乐于助人,无论到哪里都受到同事们的好评。她连续三年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一年被评为段上先进个人。警嫂是好强的,她用瘦弱的双肩担起了多少生活的重担。
人们不会忘记警嫂默默的奉献。樊新河连年立功受奖,被评为全国公安政治思想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带领干警奋力拼搏将一个24年与先进无缘、8年没有发展党员。连年分局评差的派出所变为区级“文明单位”、“爱民杯”优胜单位、实施“八大工程”模范单位,目前正向“全市十佳派出所”迈进。警嫂杨玲连续两年被评为分局“贤内助”。从东五路办事处到新城公安分局到新城区委区政府无不为警嫂的事迹所深深感动。今年“三·八”节前夕,在西安新城区委礼堂召开了全区妇女先进表彰大会。区委书记李俊效亲自为警嫂杨玲披红戴花,在对她的事迹作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