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4月15日
世界之窗
04

国外怎样保护消费者权益细雨

法国每年有100—150万消费者受骗买假货,价值在20亿法郎之上。法国对那些损害消费者和正宗产品厂商利益的行为,采取的对策是严厉打击、常抓不懈。由财政部直接领导的竞争、消费和反舞弊总局专事打假和反暴利,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这个机构下设地方分局、全国调查中心、监察大队、商品检验室和一个被称为“5000邮政信箱”的调解消费纠纷部门,总共有职工4000名。

法国每年有3300万度假者,还有6000万外国游客。每到旅游旺季,竞争、消费和反舞弊总局都要牵头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大规模“假期行动”。动员属下各方力量,对全国的餐厅、商店、旅馆、娱乐中心、体育设施和高速公路等,进行质量、价格、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检查和监督。他们在一年中要对全国的市场进行60万次检查,每年平均查处1.8万例违法乱纪活动。仅在1996年7月至8月中旬突击抽查的2万多户商家中,就有2860家受到司法追究,38家被勒令停业,1万多家情节较轻的被定为长期跟踪对象。

此外,法国还有其他一些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严格规定。例如禁止发布有误导消费者和与实际不符的广告;凡是函购商品,都要给消费者留7天的试用期,不满意即可退货;不准玩弄手段强行向年老体弱者推销商品,违者可判5年监禁和6万法郎罚款;对购买仿冒品构成走私罪者,海关有权依法没收物品,处罚金额为商品价格的一至二倍;对生产和销售假药损害人畜健康者,要处以50万法郎罚款和判处4年徒刑。

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是广大消费者的保护神。这是一个独立执法的非政治性机构,由政府提名,总督任命的五位专员不随政府的变更而变动。其主要职能是,维护和执行联邦政府的《贸易行为法》,对工商企业进行守法教育,以及接受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

消费者如果受到损害时,就会打电话到委员会咨询。工作人员不仅向他们解释有关法律规定和消费者的权利,并帮助分析商家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采取什么行动来挽回损失。在大多数时候,工作人员还直接打电话给商家,要求他们退货退款,或补偿损失。对那些投诉较多,或伤害较大的商家,委员会便派员进行调查,甚至向法院起诉。

为了教育消费者和警示商家,委员会既出版自己的双月刊,还随时向新闻界和工商企业发送公报,以报告案例和指导消费。例如近年来他们发现对电话热投诉较多,而许多问题是因购买者无知造成的。于是,他们编写了购买者须知小册子,详细介绍了移动电话的性能种类、适用范围、保险与服务等,并刊出了各专业技术部门、监督部门、消费者保护部门等的电话号码。要求销售商必须在出售无绳电话前出示给消费者,使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