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4月22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师傅 出书难易辨 香港的花市 投鼠忌器新编 柯受良,预祝您成功 少陵原上杜公祠 父亲留下了一本《毛选》 20集电视连续剧《军吻》进行后期制作 图片新闻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3

父亲留下了一本《毛选》

干曳

在我的书架里,有一本塑装合计本《毛泽东选集》,那是父亲留下的遗物。

父亲去世后,在整理他老人家的遗物时,我发现了这本《毛选》。当时我小心翼翼地把《毛选》打开,扉页上几行油印手楷赫然映人眼帘:“赠给支援建设N煤矿/XXX同志/S矿务局M煤矿革命委员会/1970年5月31日。”落款上面盖着红色的大印。人亡物在,看着父亲保存得如此完好的《毛选》,我的眼泪不由得簌簌而下…

父亲一生坎坷,6岁时殁父亲,12岁时下煤窑当童工,后来逃荒从河南来到陕西。解放后,父亲一直在S矿务局工作。长年的井下劳累使父亲早早地染上了职业病,发作起来,常常整夜整夜地咳嗽,暖天尚可,一到寒冷的冬天,病情就急剧加重,咳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文革”时,父亲在M煤矿选运区任党支部书记一职,在那场浩劫中,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1970年,S矿务局在百里之外的山里新辟了一个小煤矿,即N煤矿,由M煤矿承接。当时往N煤矿派人时,上边领导不知怎么搞的竟把父亲也列入了调动名单。得知父亲要去N煤矿,我们全家都不同意,母亲忧心忡忡地说,“听说那个地方非常寒冷,长年都离不了大棉袄,你那破烂身体,能撑住吗?”父亲无奈地笑笑说, “我是一名党的干部,组织上调我去,怎好不去呢!”父亲就这样独自一人去了N煤矿。这本《毛选》就是当年临行前M煤矿赠给的纪念品。一年后,父亲终因身体不支又回到了市区。

从此,父亲留下的这本《毛选》就摆上了我的书架、案头,我也像父亲那样,一有时间就捧着认真阅读,遇到问题,就从里面找答案。多年来,我正是从这本《毛选》里,汲取了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学会了怎样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辨别事非的能力,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如今,我也和父亲一样,加入了党组织,成了一名党务工作者。回想起来,这都得感谢父亲,是他留下的这本《毛选》,激励、指引我在人生旅途上不断前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