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质量,“宝桥”兴旺之本
本报通讯员刘鸿高贵林
改革的春风使座落在秦岭北麓、渭水之滨的铁道部宝鸡桥梁厂年年都有新产品、优质产品,连续创出钢桥梁、铁路道岔、门式起重机国优、部优、省优产品,走上了腾飞发展之路。建厂30年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3亿余元,实现销售收入30亿余元,上交利税3.5亿余元。以雄厚的实力和卓越的贡献被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企业,成为“陕西省质量效益型企业”。寻着企业发展的轨迹,人们不难发现宝桥厂走的是一条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优质”来自科学的管理方法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质量又来自于科学的管理。近年来,宝桥厂一方面不断组织职工走出去,向同行业的老大哥单位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一方面视每项产品为强化质量管理的“实验田”,“从严管理”,从“质”上求得突破。IS〇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上通行的对企业管理的要求,宝桥厂瞄准国际标准根据企业体系结构编制了《质量手册》,提出了“严格控制,以质量树立宝桥形象;满足需求,用信誉架通友谊桥梁”的质量方针,并编制了34个《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108套实施文件,来规范各项质量活动。经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对该厂质量体系进行全面的、严格的现场审核,认为达到标准要求,通过了质量认证。
由于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使宝桥厂如虎添翼。1996年印度尼西亚订购该厂的高锰钢辙叉时提出的各项技术条件都能满足,对十几万美元的高锰钢辙叉使用后反映质量较好。在汕头跨海宕石大桥的投标中,竞标对手是几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大型企业,宝桥厂向顾客提交了《质量手册》和质量认证书,在投标报价高于对手的情况下,仍以可信赖的产品制造质量和企业信誉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一举中标。近期一些国外商家得知宝桥厂通过质量认证的消息后,主动来厂或函电联系进行商务接触,使企业尝到了质量管理的甜头。宝桥厂在质量管理中还坚持开展全面质量活动,现已注册861个QC小组,取得QC成果325项,创经济效益1061万元。
“优质”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多年来,宝桥厂坚持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职工思想教育的一条主线渗透到各项教育之中,制定了百余个工种和岗位的职工道德规范,教育职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厂里还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质量攻关活动,健全质量、生产、安全、设备管理方面的奖惩制度和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地开展优劣产品暴光亮相活动,增强职工的荣辱感和责任心,不让次品在自己手中出现。
抓教育是宝桥厂的一大特色,从决策层到基层班组长,从最基本的工种电焊工培训,到最新技术计算机应用的传授,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职工教育。对干部进行短训与外送相结合深造已有1333人次,一线工人进行提高职业技术的培训已有万余人次。该厂在培训中尤其突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培训,有3205人参加了全国统考并取得了合格证书。
“优质”创造出企业新的辉煌
质量给宝桥带来了声誉,质量给宝桥带来了用户,带来了好的经济效益。在铁路道岔生产上宝桥厂瞄准向高速、重载、扩能的方向,先后与铁道部专业设计院、铁科研联合研制开发了以60kg/m单开道岔为龙头、AT尖轨、60kg/m、75kg/m可动心轨为主导的系列道岔产品。60kg/12号铁路提速道岔的试制成功与批量生产,完成了铁道部“九五”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并荣获了1996年度国家级新产品奖,为今年4月1日铁路提速做出了贡献。在钢梁制造上,宝桥厂先后攻克了箱形钢梁的焊接、变形矫正、整体精度控制、孔群精度控制等技术难关,生产制造出的5座大桥被誉为“全国之最”。我国第一座斜腿刚构薄壁箱型钢梁桥——汉江大桥,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当时国内最大跨度的斜拉桥——胜利黄河公路桥,获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我国最长的铁路桥——长东黄河大桥,获部甲级优质工程奖;我国最大的钢桥梁经济援助项目,缅甸仰光——丁茵大桥,使我国钢桥梁制造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了一步。
严格的管理,过硬的质量,使宝桥厂赢得了用户和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肯定,产品遍及全国,远销国外,经济效益呈现快速提高的好势头。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率居全国工业系统首位,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工厂”、“陕西省经济效益明星企业”等称号,最近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