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风华正茂“压蜡女”
——记省劳模、西飞公司工人周凤仙
“五一”前夕,刚刚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的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厂蜡模工周凤仙和另一位省劳模胸戴红花,在公司工会同志的陪同下,喜气洋洋地乘上最高级的“奔驰”轿车,前往西安参加由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省劳动模范、先进工厂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车子飞驰,眼前的景物变得有些模糊,26年与蜡为伴的生活又涌了上来,最终凝结成今天这一时刻,周凤仙似乎掂出了这劳模称号中所蕴含的份量……
1970年,豆寇年华的周凤仙从区上招进工厂,正赶上西飞公司精密铸造车间筹建。第一天走进车间,一看要啥没啥,心里就凉了半截。在车间主任的带领下,她和同志们一道砸铁造锅,安装机器,试制生产。两年后,调到了压蜡班。压蜡,是一项有趣而又细致的差事。对好奇的小周充满了诱惑。成天搅蜡、打蜡、修蜡……,蜡液溅了满身,姐妹们戏笑她快变成“蜡人”了。但望着满屋经过自己亲手修出的千姿百态的蜡“艺术品”;心里乐滋滋的。周凤仙压蜡26年,你问她修了多少蜡模,她准笑着说:“那可数不清”。可以肯定的是,西飞公司生产的每架轰六飞机和每一架运七飞机上,都有她亲手制造的零件。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夕,公司突然交给分厂一项国家“重点工程”的40多项零件。别看零件数量不多,但要产出“成品”,需要修上万件蜡模,工期要求在一季度内交清。这是一批没有模具的活儿,只能用手抠,周凤仙和压蜡班的师傅们只有和时间“拼命”。那阵儿,周凤仙手中的自制刀削得“唰唰”响,工作台上的蜡屑堆了一层又一层。燃烧的酒精灯焰苗和蜡锅散出的气味刺鼻。但职工们想的是如何提早完成任务。经过三个月的苦干巧干,周凤仙完成了上千件关键件,终于使分厂向公司提前3天交了活。
1987年,车间要转产,压蜡工几乎走光了,周凤仙也心动了。因为早在10年前,她就患了鼻炎、咽炎。每到冬天病就犯了,严重时话都讲不出来。她想借机“换个环境”。车间主任、书记找到她,说:“凤仙,老人没了,骨干走完了,车间还怎么过活?”和压蜡结下不解之缘的周凤仙不忍心让压蜡班关门。她思虑再三,对两位领导说:“我留下,谁叫咱就是压蜡的命!”这一干又是十个年头。其间,有不少人前脚进了压蜡班,后脚又迈出了此门槛。她看着年轻人“挪窝的挪窝”,“后撤的后撤”,感到压蜡班这样下去,那还叫什么“单位”。于是,挑选了几个“好苗子”,手把手地教。如今,这个班又有了7位后继人才。看着这些“压蜡女”双手灵巧地在蜡台上“刺绣”,望着眼前一个个形态逼真、玲珑剔透的蜡模,周凤仙心里一热,眼睛湿润了……
(侯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