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5月17日
生活广场
06

逛周公庙

文/庞一川

我运气好,刚到岐山便碰上了周公庙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急急汇人赶会的人群。土路两旁挤满了做生意的人,城里卖什么,周公庙就有什么,而最多的却是凉皮和名震八百里秦川的岐山哨子面。那油汪汪的汤水,诱得人喉结滚动,没吃便想松裤带了。

我爱看杂书,瞎好知道点阴阳风水的事情,一看周公庙便断言这儿的确是块风水宝地。庙门守护着苍劲的古柏古槐,三面土塬环绕,一面正对渭水。实不敢恭维周公庙建造的如何博大辉煌,也许周文王一生俭朴,他的庙也随而俭朴了。

树上的的大喇叭唱着流行歌曲:“今夜就守在你身旁……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我不知周文王是否能听懂,是否喜欢?这时不知是哪家剧团站在土台上,不用扩音器,将秦腔吼得有板有眼,立刻迎来阵阵喝彩声,我想陕西人理解周文王,而更理解周文王的自然要算岐山人了。

周文王的塑像前人头攒动,磕头的磕头,烧香的烧香,捐钱的捐钱。心诚则灵,而诚则表现在捐钱的多少了。磕头再多再响“不出血”那是大大的虚伪,不知何年何月将掏钱叫“出血”,这种叫法太入木三分了。收钱的箱子有两个板柜大小,塞钱的缝儿也开得极宽,再笨拙的手不会塞偏的。一位眉眼周正的少妇塞了拾元钱,她的脸红红的,眼神羞羞的,慌慌地磕了三个头转身而去了。有人说这女人肯定是求子的。

有关这方面的传说是很美的。而人们主要还是相信周文王会保佑他们人丁兴旺的。

平心而论姜子牙的名声比周文王大得多,而他的塑像却没有周文王大,由此可见君君臣臣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得太深了。

正宗岐山哨子面的吆喝声悠长而馋人,不吃是要后悔的。大凡天下名吃总伴着神奇的传说。关于哨子面有两种传说:一是姜子牙在渭河捉了条青龙,他想叫全体将士均能品尝到青龙的美味(由此断言姜子牙是极廉正的),思前想后索性将青龙剁成肉沫做汁浇面,将士们狼吞虎咽的吸溜声,汇成了哨子声,故取名哨子面;二是有一贫家子弟,早年亡兄,老嫂赛母,供他读书万卷,他功成名就后,却吃不惯山珍海味,偏偏爱吃嫂子做的家乡面,后人便将嫂子面的谐音念成了哨子面。

两种传说都很短很美,却极深刻地描绘出中国人的道德观。为了这美丽的传说,我的裤带一松再松,装了许多哨子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