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12日
经济文萃
04

好思路能解公交难

城市公交属公益事业,亏损被认为是政策允许的。但厦门市公交从加强内部管理人手,探索出扭亏为盈的办法。

公交人员费用通常占总开支的1/3,厦门市公交首先撤并行政机构,裁掉60%的行政后勤人员,把他们放到营运第一线。公司推行定岗定额定酬制度,使每部公交车与职工的比例降低到1比5.3,低于全国1比8的比例。为鼓励多拉客,少漏票,规定售票员按售票收入提奖。

在别的地方,公交新开线路意味着增加亏损。厦门市公交总公司采用无人售票方式,开通到机场、各住宅新区、连接市区各大医院的线路,全程一元,比普通票价0.5元高,群众认为这也比坐的士便宜。仅此一项,厦门市公交总公司每月就增收300多万元。

油费和大修费用是公交最大的开支。厦门市公交学习外地做法,把原使用汽油的车辆全改用动力好、故障率低的柴油,一年就节约油费300多万元。

除此之外,厦门市公交总公司还拆掉停车场围墙,建店面出租,并利用车身承揽广告,每年增收200多万元。

地产商建成新的住宅楼群,厦门市公交主动与宝龙、天安、金宾士等地产商合作,捐资者获得公交站点的冠名权,提高了知名度,又因开通公交车,促进售楼。厦门市公交也筹资近千万元,购买了一批车辆。

三年来,厦门市公交总公司依靠自身努力,从社会上获得约3000万元的资金,超过市财政拨款总额;国有资产总值从172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上亿元。全市公交的发展,比规划提前了四年。(《经济参考报》97.5.27蔡国烟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