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14日
劳动视野
02

输送光明的纤夫

(上接一版)代之而来的是千方百计托关系,主动出击找任务的新局面。连续三年,基层自找任务平均每年2000万元,极大地弥补了任务的不足。

1997年更是收获的年份,先后把上海蕴藻浜工程、云南南昆电铁工程、四川二滩500千伏线路工程揽人怀中,并不断有好戏连台。几年辛苦,播下的种子相继发了芽、开了花。

向未来迎战

抢占市场初战告捷,刘勇及公司决策者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的眼光又在搜寻下一个目标,企业面向未来加快发展的筹划又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三支队伍建设中,他首先把干部队伍作为突破口。并坚持按“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选用干部。94年“三改”后,6名有知识、有实际才能的年青大学生竞争上岗;95年他全面启动了“315”育才工程,对32名后备干部进行全封闭式、军事化培训后,相继委以重任;96年他实行“干部换位交流”,14名年富力强的大学生被提拔上公司副总、机关科长、基层主任等职务。使干部队伍老化和文化低的现状大大改变,目前45岁以上中干占中干总数的57.3%,大专以上文化占52.6%。

在企业发展中,他还注重扩大再生产及职工生活的投入,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先后花1814万元购制大型设备及生产线,使企业固定资产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递增,达到了他接手时的2倍。在职工福利中,他加大对现场职工生活的改善,为各施工班配备了电冰柜、消毒柜、卡拉OK机等设施。坚持不盖办公楼,每年为职工解决100套住房,单身职工建立公寓。他重视安全、质量、管理等工作,使安全工作取得了安全生产2000天的好成绩,加快质量认证及管理的步伐,使企业经济实力及队伍管理水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刘勇经常说,每去一次现场,对人的灵魂都是一种净化。所以他格外体谅职工的辛苦,也深爱着企业职工,他筹划评选好“电嫂”,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凝聚力工程等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绝对的高度。

刘勇是向自身挑战的“老三届”毕业生,但他勤奋上进,参加了省委党校第一期大专班后,又攻读了本科文凭,使自己的知识层面及决策理论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不断地给自己加码,向自身提出挑战。他常借用大庆铁人王进喜的话语告诫下属: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凡是和刘勇接触过的人,都由衷地说,他是一个上紧发条的闹钟,不知疲倦的拓荒牛。他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常常在夜里三、四点还在思考问题。在他的日程表上总是排得满满的。他身体力行,坚持现场办公,常年奔波在现场和市场之间,仅96年出差高达182天。由于满负荷的工作及彻夜难眠,他身上常备有安眠药。有一次在办公室由于劳累过渡,大脑供血不足,突然晕倒,头碰在暖气管上,缝了8针。爱人说他是“工作狂”、“陕送谜”,为了支持刘勇的工作,爱人毅然辞去了来之不易的某厂县团级领导职务,干起了一个普通的教师,支撑这个家。他有82岁的老母亲,三、四次骨折住院,他也没有陪她看过一次病。

他常说:“做人要讲良心,做党员要讲党性,做官要为民办事”。正是这种信念使他在职工中有较高的威信,他一贯视金钱淡如水。96年5月,某厂为了拉生意把装有三万元的存款放在他办公桌报纸底下,他发现后立即送回并坚决不订该厂产品。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他都一一回绝。壁立千韧,无欲则钢。正是这种人格魅力使他深受职工的拥戴。96年底,民主考核测评时,他以获优秀率83.6%成为班子成员中最高的。

经过三年不懈的努力,企业摆脱了困境,先后获得“陕西经济明星企业”、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电管局、西安市“双文明单位”等10余项荣誉。 (高行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