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的“根”意识
文/沈海滨
香港的一位歌手高歌一曲《我的中国心》,表达了香港同胞那悠悠爱国之情。
香港居民95%以上是中国人,他们虽然长期生活在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下,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情感却是深厚的。
每年春节是港人最重视的节日,港岛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情。置办年货、除夕吃团年饭等是港人最重要的内容。春节期间,一些民间团体还举行传统的“醒狮”比赛和赛龙活动。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港人回内地或外出度假。在他们看来,“家”不只是自己日常的居所,也指自己的故乡。
每年清明时节,大批香港同胞回乡扫墓,祭拜祖先。每年前往陕西黄陵县,与内地同胞一起公祭轩辕黄帝,许多人在黄帝陵前热泪纵横。他们说,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身为炎黄子孙,洧能在黄帝陵前缅怀先祖,心情十分激动。 英国对香港的长期殖民统治,淡化了一些青少年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感情,造成青少年对祖国就优秀文化的认识十分肤浅。洗脱殖民统治色彩,让香港青少年了解祖国寻回自己的“根”,已是越来越多的香港各界人士的呼唤和行动。
最为活跃的香港媒体加强了这方面的介绍和教育。电视、报刊都辟有“神州风采”、“神州拾趣”、“神州逸史”等专栏或专题,报道内地香港日益密切的交往。
香港一些社团还从去年8月起举办以热爱祖国、关心香港为主题的“爱国爱港公民教育活动”,通过电影欣赏、作文比赛等形式,加强青少年对祖国和香港历史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爱港热情。
了解祖国,认识祖国已成为香港各大中小学校必不可少的课程。通过开展中国文化、历史及地理教育,开设“国事课程”,举行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仪式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祖国的感情。从去年新学年起,香港有34所小学校每星期专门安排了两节中国语文课。香港教育界去年下半年还推出了大型电视片《中华民族忆魂》和公民教育书籍《认识我们的祖国》,作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辅助教材。香港青年还积极参加与内地的交流活动,通过学讲普通话,学唱国歌,饱览祖国壮丽河山,考察祖国文化、历史、国情、民情与乡情,切切实实体会到祖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随着回归祖国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600多万港人心中涌动。据香港媒体不久前公布的调查表明,近80%的香港人认同“中国人”的身份,并对代表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万里长城表示有“自豪感”。这反映出随着回归的临近,香港人的“根”意识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