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7月12日

陕西工人报劳动者 长风万里 飞车走刀写人生 打工仔成了公司的“宝贝蛋” 请热爱自己的职工 图片新闻 广告 大嗓门的班头 冷面“克星” 安全操作女状元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劳动者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劳动者
03

长风万里

——AE100飞执高速机翼模型风洞试验测记

文/张峰秋 吴新芳

1997年初夏,群山环抱,柳暗花明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从风洞试验室传出一个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三副机翼吹风正常!

吹风数据、曲线理想!

AE100飞机超临界机翼模型风洞试验圆满成功!

这高速的强劲之风创造的成绩,这跨洋越洲,与千里万里异国航空专家相关连的消息怎能不令现场跟试的603所科技人员欣喜若狂。

任务急,老将雄风不减当年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搏杀,这是技术、管理、信心的较量!

AE100飞机,又称“空中快车”,它是我国、新加坡和由法国宇航、英国宇航、意大利阿莱尼亚组成的国际航空亚洲集团合作研制的民用喷气客机,它是我国实现民机发展的跨世纪项目。为了使我国在合作谈判中占据主动,航空工业总公司组织国内的603所、640所分别设计超临界机翼,俄罗斯流体力学院也同时参加设计。

机翼设计先后告竣,需要通过模型进行风洞模拟高空飞行试验验证。603所在AE100研制中首当其冲,承担起了这项事关国际合作谈判、反映我国模型设计、加工、试验水平的任务。

603所振兴祖国民用飞机之梦从这里起步。他们调兵遣将,对每个细节慎密安排,开动员会,慨然拉开了艰难拼搏的战幕。

设计是龙头,担子千斤重。机翼模型设计的任务自然落到了邵周二位高级工程师头上。1996年3月下旬的一天,机翼外形数据送到603所。从那天起,他们二人的工作便开始高速运转。二位设计师学历有别、年龄不同,但都是六十年代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飞机设计师,都是认真、细心工作的典型,都是空气动力设计久经考验的老将。603所空气动力研究室把这副重担放在他们二人的肩上,看重的就是这些。

不绘图的人不知绘图人的辛苦。两位年过半白的老同志,在图案边一站就是一天,前后几个月天天如此;紧张时还加班,最晚的加到午夜二三点,回到家累得连腿都不想抬。就这样,他们细心设计,聚精会神地绘图,配合工厂师傅加工,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眠之夜。

去年“五一”节到了,室里组织大家去延安参观,领导建议他们一起去。在阎良工作几十年,他们一直想领略延安那令人神往的风光。但是他们放心不下自己的工作,他们最终还是在加班中度过了自己的节日。春节,一位设计师全家人去东北过年,自己却留在阎良和工人师傅一起坚守岗位,为早日完成模型加工忘我拚搏。他们在描图员同志的积极配合下,先后将1500A4的图纸按时送到加工现场。

迎难上,模型闪烁智慧之光

模型加工,这是一出“重头戏”。超临界机翼,用在我国客运机上还是首次。它的展弦比大、翼面呈非线型扭转,三副机翼中,机翼剖面最大厚度37厘米,中段处只有12厘米,中间空处要装176根测压管,并且机翼最薄处小于2厘米。这样的难度,在享有模型加工盛名的603所加工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但困难难不住聪明睿智的工人师傅!

三副机翼的加工任务交给了富有20多年加工经验的三位技师。为避免加工变形,他们将原来修形时用风砂轮打磨,改用细锉人工锉修型面。加工中,他们以三座标计量为依据,反复锉修,硬是以“水滴石穿”的精神,用手工打磨出光亮如镜的模型型面。

打测压孔是模型加工中的关键工序。工人师傅在打测压孔中,每副机翼都要在机翼中段剖面12厘米厚度中间空处、打0.3厘米的孔176个,并且在这些孔中装测压管,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一次埋设成功,还要保证不报废一个测压孔,难度之大使师傅们干活如履薄冰!在这样的难度下,师傅们十分艰难地安装每一根管子。为了保证气密性和通气性,钳工师傅装最后两根管子,用了两天时间,才给这打孔、装管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有的师傅不会骑自行车,上下班靠走路,他们嫌来回走路费时间,干脆让爱人送饭到工厂。铣工工段长小宋正当干模型忙得不可开交之际,临产的妻子住进了医院。妻子无人照料,他回去匆匆安顿一下,又急忙赶回工厂抢任务。老工艺师赵师傅做过胃切除手术,有一阵子累得病倒住院,他没等病好,又出现在模型加工现场。

“AE100飞机是国际合作项目,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拿出高水平的模型,为国争光!”这就是工人师傅吃苦耐劳不竭的动力。603所的工人苦干加巧干,终于拿出了高质量的机翼模型,搏得了航空总公司评审专家的高度赞扬。

齐努力,共奏团结协作凯歌

模型设计、加工的日日夜夜里,603所干群协力,使风洞试验得以圆满成功。

AE100超临界机翼模型加工,在603所各单位的配合下成功了,完成后的试验模型翻山越岭,运抵四川,正在试验的兄弟单位为我国自己的民机试验让道。吹风的第二天,所领导便打电话询问情况;总司系统也有人亲临试验现场安排。这一切对参试人员都是极大的鼓舞。

603所气动设计研究室是这项试验的主力单位,他们对模型从设计、跟产到试验等都进行了细致安排,从基层组织确保万无一失。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跟试的5位同志、3人一组两班倒,保证现场不离人,紧张时24小时不休息保证试验进行。风洞试验在山洞里,空气是靠机械抽换,人在里面总有一种窒闷的感觉;再加上80—100分贝的强大电机噪音,使跟试同志更加不适。但没有一个同志叫苦叫累,他们及时处理问题,跟踪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等,一直跟到试验圆满结束。

这项AE100飞机超临界机翼模型大型试验,充分展示了603所模型设计、加工、试验的水平,反映了我国航空战线振兴祖国民用飞机的勃勃雄心,同时又是一曲团结协作的凯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