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办“再就业学校”叫好
文/司马龙
共青团南京市委创办了一所下岗青年“再就业学校”,并规定所有报名学习的下岗青年均免交报名费、学杂费,目的是帮助下岗青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实用技术,增强再就业再上岗的能力。
时下,社会上各类培训学校很多,但多数收费较高,教学质量难以令人满意。南京团市委专门为提高下岗青年再就业能力,而且不收报名费、学杂费,创办“再就业学校”,确实难能可贵,值得提倡。
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表明:现在我国企业有3000万富余职工,而在今后5年里,全国城镇每年还将年平均净增加1000万富余劳动力。从就业市场情况来看,现在大多富余劳动力文化低,就业能力低,再就业机会少。此外,他们因长期在企业过着衣食无虞的日子,养成了一味依赖政府和企业的心态,在他们心目中,职业仍然分有三六九等。目前,当务之急,要尽快帮助富余人员突破再就业观念困扰,提高富余人员科技文化素质,掌握一至二门再就业能力,为他们走上新岗位铺一条路。南京团市委创办的“再就业学校”,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社会需要。
推动劳动力市场化的进程,让富余人员走向劳动力市场,当然要解决体制,法律的问题以及其它一些实际问题,但首先还要解决观念问题——包括政府、企业以及所富余者。三者的积极性同时调动起来了,政府大力推动的“再就业工程”,才会有持久的动力。
如果我们的各级部门都能像南京团市委那样创办一些切实可行的“再就业学校”,企业再给予大力支持,何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解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