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平凡岗位,情满邮电事业
——记西安市小寨邮电局营业班班长、省劳模武金赞
1979年,高考落榜的武金赞来到西安市邮政局当了一名邮递员。刚开始,她为没能考取大学苦恼过,对整天盖邮戳,分批投递厌烦过,骑自行车沿街投递,怕碰见熟人。然而毕竟她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在投递科的领导、班长、师傅们的传帮带下,她开始对邮电工作热爱起来。并且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自己从思想观念、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及业务能力,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多年来,不管是当投递员还是当班长,她一直坚持提前半小时到岗,下班最后一个离开。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任务,她都争着拼命干。
有一次,那是夏天,下班后,人都走了,只留下5个人等候邮车,突然下起了暴雨,水从马路土灌了进来,楼道里摆满了邮袋。武金赞一看不好,立即组织转移,将全部邮包转移到了安全地方。对于被水浸了一点的,他们又及时拆包重装,保证每一个邮件都不能受影响,一干又是晚上9点多。这种对工作高度的负责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武金赞所在的小寨邮局地处西安南郊文化区,大专院校学生多,用户文化层次高,每天接待顾客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在客观上要求营业员要有熟练的业务和周到的服务。为此武金赞经常和顾客进行换位思考。她经常见一些用户在邮寄包裹时,因封装材料不好而不能寄出,于是她就到处搜集一些碎布、泡沫、塑料袋等物,帮顾客封袋包裹。遇到年龄大的老人,她还主动为他们缝包裹。在她的带领下,他们的班组已形成了风气,大家自觉地准备包装物,主动为顾客作好服务。
在服务工作中,她更是以满腔的热情和周到细致的工作,为顾客解决各种难题。一天下午,一位用户急匆匆走来说:“真对不起,我把一个包裹的收件人姓名写错了,想改一下。”当时包裹已装好邮袋,要在上百个包裹中查找,工作量是很大的。但她毫不犹豫,开包寻找,终于找出了写错字的包裹,及时作了纠正。用户亲眼目睹这一切,十分感动地说:“谢谢你们救了一个人的命,我寄的包裹里面是药,如果因写错地址,使患者收不到药,将影响他的治疗乃至生命。你们对用户这么负责不怕麻烦,服务真是没说的。”
还有一次,公路交大一位40多岁的人气乎乎来到邮局,一开口就骂骂咧咧,说他的信寄了好多天,还没有到北京。武金赞态度和气地接待了他,那位顾客连骂带讽近2个小时,武金赞就耐心地给他解释了2个多小时,她从邮寄信物的每一道程序,可能出现问题的每一道环节,都详详细细地讲了出来,终于感动了这位顾客。随后,她让顾客把电话、地址留下,她认真进行查找,最后才知道问题在北京那儿,他们也答应赔尝。这位顾客弄清情况后,知道自己错怪了小寨局,连忙陪礼道歉。
多年来,作为一名班组长,武金赞带头开展优质服务,严把质量关,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小寨局成为全国文明示范窗口立下了汗马功劳。她带领营业班的职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收寄封发的几百万、几千万邮件无一差错。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引入计算机势在必行,全局上下掀起学习微机热,大家互帮互学,苦练基本功。1994年底小寨局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收寄微机化的邮电局,并在市局举办的邮政知识一台清大赛中夺得5个一等奖的好成绩,这里面包含着她和同志们多少汗水啊。
武金赞深有体会地告诉我,在小寨局营业组工作确实很忙很累,有时真想换个地方,也真想好好休息几天。一次,她胳膊疼,一天工作下来,胳膊都好象不是自己的了,几次想向领导请假,但就是开不了口。回到家里,想了一晚上,憋足了劲,心想第二天无论如何都要请假,可一到单位,看到大家都那么辛苦,自己不干,别人就得多干,因而又实在无法开口。就这样,十多年来,武金赞几乎没有一次旷工一次迟到早退,也几乎没有休过一天病假,就连每年15天年休假,她也从来没有休过,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邮电事业。
有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武金赞的辛苦没有白付,在她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小寨局成为全国闻名的文明示范窗口,成为陕西邮电行业的一支奇葩,她带领的营业班组也成为邮电行业的先进班组,她也连续多年被市邮政局评为“先进生产者”、“先进生产标兵”。1996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邮电管理刷授予“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标兵”,1996年被评为西安市劳模之后,1997年又被评为省劳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实现了自己辉煌的人生价值!图为武金赞耐心解答顾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