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加太解困和再就业工作力度
省劳动厅副厅长康世屏省劳动厅巡视员井宽有
去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解决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各级劳动部门的积极努力和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省的解困和再就业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前进,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正在向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迈进。
1、建立了解困工作责任制。各地市普遍成立了地市主管领导挂帅,劳动、经贸、工会、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领导参加的解困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地区的解困工作。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分工管理责任制。
2、建立了帮困基金制度,使解困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通过制度确定下来。去年初,省政府提出了做好困难企业职工生活保障的10项政策措施,全省共5万户困难职工发放了“生活困难职工卡”和救济金,约占困难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救济标准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发放。从4月份起到12月份,共为5万户持卡职工发放救济金3992万元。
3、制定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去年以来,在加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保障作用,结合实际,出台了保障离休人员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对企业离休人员离休金,实行了专项筹集、专项管理、社会化发放制度。劳动部门为企业离休人员发放了“离休金保证卡”,对无力缴纳养老费用的,由保险机构垫支解决,保证了企业离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离休金。
4、认真实施了“再就业工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分流安置工作。去年,全省劳动部门使用失业保险金1636万元扶持困难企业,帮助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用于失业职工转岗转业培训的费用1421万元。各级工商、税务部门和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也都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举办各种形式的“下岗职工、下岗女工再就业洽谈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全省通过再就业工程,共有10.18万名下岗职工重新实现了就业。
5、劳务输出工作进一步加强,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到1996年底,全省跨地区和出省流动就业已达110万人,比1990年增长6倍,年经济收入20.4亿元,其中商洛地区劳务输出收入达5.5亿元,占农村经济收入的15.6%。劳务输出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以及推动城镇失业青年、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省的解困和再就业以及劳务输出工作,虽然有了明显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解困和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仍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必须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抓紧做好。
第一,国有企业的困难是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市场机制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竞争中总会有一部分企业和职工,因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处于困难的境地。应当说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只是近几年由于处在转轨时期,这一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过去我们常说,国有企业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明亏,三分之一暗亏,现在取消了税收的减免,取消了财政补贴,取消了信贷的大锅饭,这样暗亏转为明亏,过去不亏和微利的也出现了亏损,困难企业越来越多,造成下岗职工、富余人员增加,停减发、拖欠职工工资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到目前,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中停减发工资的职工人数为36万人,停减发工资总额2.3亿元(年人均约670元)。停减发离退休金的离退休人员1.8万人,金额3800多万元(年人均210元)。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企业职工15万人,其中生活特别困难职工7万人。下半年随着企业破产兼并力度的加大,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面还会进一步增加。
第二,国有企业要走向市场,提高竞争力,提高效率、低成本道路,必然要加快结构调整和分流富余职工的步伐。目前,国有企业富余职工过多,人浮于事,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总效益的提高。以煤炭行业为例,1996年底,我省重点煤矿有职工12.14万人,全年工资支付达5.88亿元,全员效率每人每工仅1.34吨。人员过多是煤炭行业效益低、亏损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他行业如纺织、机械、军工、森工等行业都存在类似问题,这就给就业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第三,我省是劳动力资源大省,劳动力资源增长超过了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约1300万,其中剩余劳动力360万,预计到2000年,全省劳动力资源总数将达到2587万人,其中城镇620万人,农村劳动力1967万人,扣除家务劳动者和16岁以上在校学生,“九五”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600万左右,城镇将达到60万左右。从现在起城镇每年需安置新增劳动力约15万人,加之上年未安置结转下来的,每年需安置28万人左右,失业率要控制在3.5%的目标以内,城镇就业压力很大。此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目前已有31.62万人。“九五”期间,每年要安置10多万人,再就业任务非常艰巨和突出。我省推进再就业工程的主要困难在于,一是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二是经费严重不足。上海市去年下半年为解决纺织、仪电两个系统10万名职工再就业,共筹集2.1亿元资金,由市政府、劳动(失业保险)和企业各出1/3。我省下岗职工为31.62万人,去年用于再就业的只有失业保险金中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费3057万元,其它方面没有投入,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展。要加快再就业工作步伐,除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等行政措施外,还要投入资金,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以推动就业工程的开展。
第四,部分职工生活困难,下岗失业职工增多,已经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现象。今年已发生多起职工集体上访事件。拖欠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费的问题,是引发职工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这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列入议事日程,抓紧做好。今年全省解困主要目标是完成7万户特困职工生活救济,共需资金8000万元,上半年已到位一部分,但缺口很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下大力气筹集解困资金,确保省政府下达的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