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8月02日
劳动视野
02

一趟“夕发朝至”列车因故障中途紧急停车。在分秒千金的陇海线中断行车一小时,就会构成行车大事故。为保证千百名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大动脉畅通无阻,他们义无反顾,挥汗大干——

203次列车,你快点开

6月27日晚,夜色深沉,热浪袭人。

21时零2分,西安——安康203次特快列车风驰电掣般驶过西安西站。立岗接车的值班员忽然发现列车下部火星点点,并发出刺耳的声响,似有物体击打水泥道岔,逐立即显示紧急停车信号。

与此同时,忙碌了一天的西安东车辆段西站列检所副主任王东京交班完毕,正欲回家,发现客车停运,意识到情况不妙,便迅速操起手电筒、对讲机、检点锤等工具冲向屋外。途中,他用对讲机命令列检工长刘跃进火速带人赶来增援。

车内灯火通明,一些旅客扒着车窗玻璃,凝惑地向外张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人员集齐后,他们会同乘务检车员分头对列车进行重点检查。原来故障是这辆双层空调车底部一条长约2米的压条钢板一端脱落,与枕木石子发生碰撞磨擦。此故障如不及时排除,不仅影响本趟列车安全,还会损伤道贫,危及其他列车。故障处理的唯一办法是钻入车下,将钢板卸下。

客货列车构造有相通之处,但客车更为复杂。“旅客列车无小事”,关键时刻,作为货车检车员的王东京等人没有丝毫迟疑和犹豫。刘跃进、杨平等都要求钻车检修,被王东京一一说服,他一马当先,毅然钻人车底。

双层客车为全封闭型,车底空间很小,高度仅约40公分,为普通客车的1/3。他们打着手电,寻找最佳“切人点”。

虽已是夜间,但经过白天骄阳如火般炙烤,钢轨和水泥枕依然炽热灼人。王东京系好防护服衣扣,小心翼翼地往里爬。进入后,他转过身,仰面躺在凸凹不平的石枕上。借助手电光仔细检查,发现脱落的压条钢板被死死卡在四条钢管中,极难卸下。于是,他用改锥和手钳将钢管撬起,一手打电筒,一手用螺丝刀拧转钢板螺丝。汗水浸透了衣衫,石子磨破了脊背,车体象口反扣的锅,令人窒息。他知道,半小时后将有三趟客车连续通过,绝不能对它们安全正点构成威胁。车外的刘跃进、杨平等以及乘务检车员也协助打灯光、递工具,忙得不可开交……

整整20分钟后,故障终于消除了。

“呜——”,203次列车徐徐启动,蜿蜒向前。疲惫不堪的王东京他们这才长长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熊东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