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8月02日

陕西工人报劳动者 雄风依旧 兵头将尾三兄弟 三推婚期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陈书记修表 “小算盘”打出大效益 下岗的残疾女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劳动者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劳动者
03

下岗的残疾女

文/蒙迎春

走进省二印生活区“笑笑服装店”,只见三位缝纫员忙个不停。有缝衣的、有熨衣服的、有裁剪的,可裁剪的竟是一位无左手的残疾妇女。她裁剪完一叠衣服又去锁边、缝衣。她今年三十六七岁,黝黑的脸上汗珠不停地流,笑嘻嘻地边干活边和顾客数说着。她就是一位下岗的大集体残疾女工黄亚丽。提起自谋职业之路,她有一肚子倒不完的苦辣酸甜。

六十年代初,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可能因营养不良她刚出生就少了一只手,母亲看见她那瘦弱的身子又无手,痛苦不已,但她毕竟是娘心头一块肉,还是老大,可怜的母亲吃糠咽菜把她拉扯大。她虽无手,她的性格倔强,胆子大,样样活儿都抢着干。在学校她学业优秀,高中毕业后她因手残便失去考学招工的机会,走向社会,开始了打工生涯。

亚丽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做针线活、绣花、缝衣、打毛线样样精通。为了学会刺绣,打毛衣,她一针针学,白天学、晚上学,针把手和无手的胳臂扎烂了,她竟全然不顾,还是照样学,她绣的各种装饰用品精致、图样新颖,她打的毛衣样式新奇,花样繁多,在周围成了小有名气的“女能人”。

她高中毕业后,先后在咸阳第一、二服装厂干临时工,后又转入咸阳二印以残疾人为名办的劳司干活,成了一名大集体工。在劳司她任库管员。她喜爱缝纫,看见工友缝衣,但她却无机会,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看着资料自学裁剪、缝纫。她先学着给自己做。为了学裁剪、缝纫,她把自己的旧衣拆了剪、剪了缝。针经常把她的无手臂扎烂,但她抱定一个主意,我要靠自己生活。不会硬学,往往一件衣服拆缝几遍,她累了,歇会儿又干。她先给自己和家里人缝,后来就无偿给别人缝衣。不断提高自己的裁剪缝纫水平。94年劳司效益不佳,她便成了下岗者,在同一单位的丈夫也下岗了。这时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想,我不能靠人一辈子,要用自己的手养活自己和孩子,她因残疾,自尊、自强的心理比平常人更甚。她最怕人瞧不起她,她的第一个丈夫在她怀了小孩之后,嫌她是终生的托累,离她而去,她在父母的关心下拉扯着小孩,后来她二次结婚,她要以自己的能力闯一条生活之路,用残疾的臂膀拖起这个家。为了生活,她在家开起了缝衣店,裁剪、缝制、熨烫锁扣眼样样工序干到底,以微薄的收入支撑这个四口之家。

去年劳司出租门面,父亲为她交了押金,她买了三台机子,请了两名亲威作帮手,干起了来料加工,承做工作服等服装活,“笑笑服装店”开业了。她待顾客如自家人,谁拿什么布料来她都一一接下,就是有的布料少一点,她也千方百计给裁成一件大样的衣服,使顾客高兴地穿上。有的人翻修旧衣,那怕四五遍,她从不嫌麻烦,细心的去做。为了办好这个店,她成夜熬眼,不断学习做各种服装。现在她对西服、中山装、裙子、雪袍、棉衣、背心、大人小孩各式服装样样精通。她的服装店越办越红火,顾客天天满门。用顾客的话说:亚丽这一生真不容易,她能闯到这个份上,光凭她这种精神,我们也愿把衣服送来。

两年来,她就是凭着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为顾客裁剪缝衣,既养活了全家,又为社会负担了两名无业人员,还了3千元的借款。她高兴地笑了,她终于用自己的手拓出了一条生活之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