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素有电建“野战军”之称的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职工,为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西康铁路电气化配套工程拼搏奋战,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壮歌——
电建“野战军”鏖战秦岭
本报记者 郝振宇 本报通讯员 高行军
巍巍秦岭,横空出世,把三秦大地关中和陕南劈为两半,成为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也成为千百年来阻碍南北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天然屏障。三秦儿女期盼已久的西康铁路作为穿越贫困山区的脱贫之路、开放之路、希望之路通过世界银行贷款上马了。然而,西康铁路的“咽喉”要塞——号称“亚州第二、全国第一长隧”的秦岭隧道南北两侧的施工电源成为制约秦岭隧道建设的“卡脖子”工程。两台美国进口的2X7000KW掘进机急需电力供给。
1997年4月13日,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200余名电力建设者挥师南下,在秦岭南北安营扎寨,拉开了110KV南(郊)蓝(田)线和110KV窑(镇)柞(水)营(盘)线路建设的序幕。
开工伊始,他们就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前期各种准备严重不足,更不用说合理工期。西康电铁指挥部的工期却已铁定:8月1日南蓝线具备带电,9月1日窑柞营线具备带电,确保钻机开钻。谁拖后腿,责任自负。这可是国家重点工程,一旦,砸在手里,不但影响西北电管局和陕西省在铁道部的声望,而且还涉及国际信誉,那可决不是闹着玩的。
陕送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工期没商量
8月1日,9月1日,如同香港回归倒计时的7月1日深深地印在陕送人心里。
图纸告急!材料告急!劳动力告急!
4月14日,拿到铁路加工图,西安塔厂便掀起了“大干100天,完成一千吨”的加工高潮;4月23日和5月22日,南蓝线和窑柞营线路的杆塔明细表才到手,送电一处、电安处、二处的施工人员及800多名民工在秦岭南北的沟壑峁梁之间同铁路大军一起展开西康电铁的大会战!
6月初,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在视察西康铁路时指出,电铁的事要“特事特办”。围绕这一指示,陕送公司经理刘勇强调:西康电铁是公司“天字第一号”工程,是“关死后门”的工程。要保证开工必优,一次全优,务期必成。
这里所有的工作都快节奏、高效率、超常规地进行。项目经理孙天力介绍说:由于工期紧,要求高,各协作部门都捏着一把汗,形成一盘棋的思想。如设计变更一到,连夜通知材料加工部门昼夜加班,一两天就可以送到现场,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在现场,记者听到最多的话是:工程太紧了。103队队长曹康民说:“我在送变电干了30多年,从没有遇过这么急的工程,条件不具备,100天要拿下一条线路,实在叫人受不了。我的几个弟兄都累倒了”。据了解,工人们为了抢工期,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多才回来,已经持续了2个多月,许多人中暑晕倒在现场。一处副主任袁军,有名的“将军肚”也掉下了十几斤肉。他们从5月份开始几乎没有休息一天。电安处职工在173号到206号南蓝线南黄改线的14天时间内,完成了14基铁塔组立,放倒16基旧杆,架设了4公里线路,浇制了一基200号基础。在基础浇制中他们以小时计算进度,借助汽车灯及手电筒,浇了一夜,直到第二天6点40分200号基础才结束。
截至7月20日,110KV南蓝线210基杆塔全部组起,58.713公里线路全部架起;110KV窑柞营线完成全线90基铁塔中的75基,组塔46基。陕送人以实力创造了惊人的高速度、高质量,得到了西北电管局及电铁指挥部的肯定:不愧为一支“敢打硬仗”的野战铁军——
爱拼才会赢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在送电一处驻地,笔者看到醒目的横幅,问其缘由,一处指挥袁军说这是我们“一处精神”。在西康电铁采访,笔者深深地被这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所吸引,更被陕送人的拼搏精神所震撼。
104队队长王恒新,人称“老黄牛”,他是96年度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在电铁工程中,他主动和两位师傅带领了14个人的青工班,本想在工程中培养青工,谁料工程任务不但没少分,他们还遇到南蓝线最艰苦的6基流沙水坑,正如秦岭隧道是西康铁路“卡脖子”工程一样,这6基水坑成了南蓝线的“卡脖子”工程。然而,王恒新带领青工班组成“水坑突击队”,三台抽水机昼夜不停,他们吃住在现场,顶着烈日酷暑,蚊虫叮咬,硬是把水坑抢了上去。而他和两位师傅却累倒了。公司刘勇经理在现场看他时,发现他还在塔上高空作业,心疼地命令他:“你年过半百,身体有病还上塔,再上就是违章作业”,他却说:“我心里急呀”!
204队队长王东学有句“名言”叫:困难不要讲,办法自己想。他们队施工全处在秦岭南麓的山梁上,条件相当艰苦。他的爱人——公司评出的“好电嫂”夏聪梅听说他有病时来到工地看望,当看到工人们在大雨中还在山上浇制基础,浑身滚成泥人的样子,心疼地落泪了。王东学告诉她,这里条件还可以,207队驻在离公路15公里之远的山沟里,车辆进不去,一遇铁路上炸山,断路断粮有时几天音信全无。郭升斌、梁斌州等都相继病倒在山里,连病都没法看。夏聪梅感慨地说:当送电工真不简单。
在电铁采访,送电工的事迹一抓就是一大把。翟柏林爱人有病,小孩打来电话,他只能辛酸抹泪;符宁大学毕业一头扎进工地,工人们笑他像个民工;质安员刘兴善患椎肩盘脱出又在风化的山路上发生“滚坡”,仍拄着拐棍上山……
7月20日,南蓝线终于提前十天全线贯通。
窑柞营线施工目前也进入尾声。
陕送人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及青春年华铸就了威震秦岭的“野战军”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