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02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情洒军功章 这表填得太没意思 音乐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的感染力 图片新闻 “杨国忠”难圆“皇帝梦” 图片新闻 有情为上 广告 各方积极配合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

当前版:第A3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3

情洒军功章

——记退伍军人赵恒勉资助失学儿童的事迹

张宝民

“赵叔叔,收到您邮来的三百元钱,天空正飘着小雨,我们姐弟俩全身淋透了也不觉得冷,风雨中头也不回地跑向父母的坟前:爸妈!是这位素不相识的解放军叔叔让我们成为今天的中学生的……呜——”揪心的倾诉信读得退伍军人、韩城发电厂运输公司司机赵恒勉心头阵阵不安和痛楚:甘肃皋兰县西岔乡中川村胡万英、胡万之姐弟俩为重返课堂在校门外徘徊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

一颗爱心结情缘

赵恒勉是陕西韩城人,1980年入伍在兰空混成某旅汽车连任专业军士。他所在的皋兰县西岔乡中川村有个叫胡德元的老汉,一次意外的事故使儿和媳双亡,丢下胡万英、胡万之两个苦命的孩子和爷爷相依为命,孩子天天闹着要上学。孤立无援的爷爷到哪里去弄十元钱的学费呢,恒勉得知这一消息后,悄悄来到学校,把自己上午刚刚领到的100元工资替他们交了学费。第二天,就在他爷孙一筹莫展时,学校老师推门进来,通知两个孩子去上学。

两个孩子进了课堂。可恒勉的心总是不得平静:自己是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他们以后的日子还长,得有人帮助才行。从此,恒勉视两个孤儿为亲人,不仅每年每学期给他们送钱送物外,只要出车路过,他都到学校去看望,并给买上课外书、文具等物。万英、万之非常幸运自己遇上了好心人,请赵叔叔到家里作客,还特意把家乡的土特产拿出来让恒勉尝鲜。恒勉心里虽高兴,但当他看见姐弟俩的家境心都酸了。从此,更增添了恒勉帮困的决心。在部队的几年里恒勉紧衣缩食,很少给家里寄钱,但用在两个孤儿身上的钱不计其数。每年恒勉拿到他们二人的成绩单总会满足地笑了。

转业回家后,恒勉并未间断和两个孤儿的来往,经常写信勉励两个孩子刻苦学习,孝敬爷爷。现在,在恒勉的热心资助下,他们都已上了初中。今年“八一”前夕,恒勉托人在外地买了初中生学习资料和夏天穿的衣服,顺便拿出三百元钱一同寄去,万英、万之更是欣喜若狂,商定以恒勉为“亲叔叔”。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赵恒勉的家境并不富裕,甚至还相当困难。至今没有一张存款单,金戒指、金项链对结婚11年的妻子来说是一种奢望,6岁的女儿望着别的小朋友穿的花衣服直哭鼻子。难怪妻子说:“他心中装的只有别人的孩子,唯独没有我们娘儿俩。”

但恒勉不这样认为。一次出车回电厂,他得知芝川镇南陈村有个患血友病卧床瘫痪7年,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叫鲁保安,为看病几乎倾家荡产,还背了几千元的债。恒勉赶到鲁家一看更傻眼了:床上除躺着保安外,身边还有两个男孩,也因病一个卧床3年,一个行动不便,生活陷入困境。恒勉随即从身上掏出70元钱交给保安首先让买药看病,含泪而去……

第二天,恒勉专程来到鲁家,带来书包和学习用具,安慰两个孩子上了学并替交了学杂费。在他的影响下,韩电团委在全厂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交纳一次特殊团费,救助一个不幸家庭”活动,不到半个月就收到捐助款2071元,衣物百余件,学习用品60套件,还做出了“每学期再资助孩子们80元,一直供到他们小学毕业”的规定。恒勉则承诺供养两个孩子中学毕业的许愿。鲁保安一家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一慕倾心洒真情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恒勉经常喜欢唱的一首歌。每当唱到动情处,那呼之欲出的情感总会撩起他跳动的心弦。14个春秋的军营生活,更加坚定了他“人活着,就应该给社会添点温暖”的人生志向,脱下军装,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雷锋精神,感染着那些受到帮助的孩子。

赵恒勉把自己的钱一次次地奉献给失学儿童,向“希望工程”捧出了一颗赤城的心,而他自己至今连个象样的“家”也没有,妻子的单位发不出工资,自己无力买房只得在单身宿舍“打游击”,每次出车靠吃方便面哄肚皮,时间一长得了胆结石病,光求医吃药的药费单就积了一厚沓从未报销过。可他用于济困帮贫、资助失学儿童的费用就高达6千元之多,他用火一般的情怀温暖着别人,用铁一般的信念证明着自己胸前军功章的神圣。他曾被空军评为“播撒希望种子的战士”、“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他又被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复转军人”等光荣称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