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精神
——记王宝民和他的喷丁组
文/文珂 向丽 随叶
提起西北国棉一厂,人们自然会想到闻名全国的赵梦桃小组。许多人对喷丁二组是陌生的。正是这个鲜为外界人知的小组,以敢争第一、能争第一的大无畏勇气,为企业精神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在近4年间,超产布24万米、节约疵布1700余匹,产质量指标年年双双获小组第一,为企业增创效益近200万元。小组以传奇般的故事和惊人的业绩,为企业树起了又一面大旗。
喷丁二组的全称是喷气织布车间运转丁班第二生产小组,王宝民是组长兼修机工。
知情的人戏称喷丁二组是最典型的“三高三多”小组:车速高、计划指标高、织物难度高;青工多、停台多、翻改品种多。另外还有一个“说不准”,计划完成好坏说不准。这个月可能超产,停电、改品种、浆轴质量等等说不清的原因下月就可能成为倒数第一。难怪车间领导说,我们评树的先进小组和先进个人,能连着保持2年简直是一个奇迹。
只有王宝民和他的喷丁二组敢拍着胸膛叫板:别人怕,我不怕;别人不敢,我敢。争的就是第一,要的就是第一。
王宝民不是初生牛犊,但他更知道今生今世靠的就是这个厂。从93年到今天,企业年年都是如履薄冰、险象时出,他虽只是算不上号的小组长,但一颗忠于企业、热爱岗位的心却赤诚火热:在市场经济中,本就困难重重的纺织业一退再退。别人讲不进则退,但对纺企,就是进也要退,只有大进、突飞猛进才能站稳脚根。王宝民要替企业喊出来、要替全厂一万职工拍这个胸脯:别人好,我们要更好!别人亏了我们厂不能亏。我们要当第一、当龙头!
但王宝民知道自己的能耐和位置,他只是一个组长,他要争的是别的小组欠产他要完成;别的小组超产、他要超的更多!
1996年,喷丁二组88台车上了8个高难新品种,而且改车频繁,一岗8台车一个月居然改了4次。停电、半成品质量、温湿度这许多突发因素忽然全部降临在王宝民的身上,连兄弟小组也替他难过:“今年倒霉的事儿全让你给逮着了!”
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王宝民整天瞪着充血的双眼与天斗、与地斗、与自己斗。他气馁过:这两年第一当到头了:他抹过眼泪:“运气”到头了,人算不如天算。是小组的姐妹们用依旧的忙碌和拼争精神给他了勇气:我王宝民走背运了,但小组十几个人不会都走背运,就是当不了第一也要争过第二、第三。
从1月拼到9月,王宝民和他的喷丁二组比别人落后了9000多米,要知道这样天文数字般的差距可是车间少有的呀。但3个月后,喷丁二组的产质量像插了翅膀似地飞了起来,到年底盘存,他们比超产最多的小组还多50米、节约疵布创下了一个纪录:400匹!
今年4月份,厂里将产品由一往的平纹拓展为缎纹、斜纹、提花和包芯纱四大系列,高难度的品种使喷织车间各项指标齐步往下走,全体24个运转小组,有23个完不成计划,但王宝民和他的喷丁二组不仅完成了,而且产量超935公尺、质量上多节约疵布10.7匹;5月份,各生产小组竞相拼抢,终于完成计划,而喷丁二组呢?超产6203公尺、节约疵布71.3匹,以巨大的差距将兄弟小组抛在了后面。6月份,由于高温,其它小组虽勉强完成了产量,但质量指标却齐齐扣了分,又是喷丁二组,超产最多:10924公尺,质量最好:多节约疵布27.6匹!
由此人们也知晓了更多的王宝民的故事:
——奖别人罚自己。王宝民在车间醒目处挂有小黑板,经常公布计划进度,也经常写下他的大名:王宝民X月X日迟到X分,罚款X元;喷丁二组X月计划完成未达自订目标、罚王宝民X元。但如果是好事则没他的名字。
——不会笑的人。王宝民在上班时不多说一句废话也不笑,小组谁结婚呀、请客呀,他也只送礼不吃饭不登门。他知道自己的短处:吃了别人的就像欠了人家的,该照章扣钱时手就软、心就哆嗦。去年小组当了标兵观光旅游时,小组姐妹们才惊呼:原来组长会笑呢!——按秒计算时间。王宝民烟瘾很大,后来他算了笔帐:抽一支烟谝几句闲差不多400多秒,如果帮值车工开停台一个班能增产50多公尺呢!打那后抽抽烟时间变成了增产时间。过去值车工到整理车间扛布棍,王宝民掐了掐表:楼上楼下拿回50个布棍得两个多小时7000多秒,至少减产100多公尺。这一算,王宝民又多了份差事:搬布棍,一个班楼上楼下运那铁疙瘩50多个来回。
还有承诺修机时间、饭前饭后义务抄表、陪人练兵……一连串的关于王宝民的传说几乎在各个车间都能听到。他太特别了,人们也给了他一些特别的用词:计划狂、见了红灯眼睛会变绿、梦话里面都是计划等等……但最多的则是职工们对他深深的敬意和赞赏。因为他们知道,王宝民和他的喷丁二组所弘扬的那种精神,不正是每个员工、每个企业乃至我们的纺织工业所最需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