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27日

陕西工人报百姓话题 胡建学要写书 三岁的哲学 今年我三十 陪母亲说话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美丽的音符 邻居 誓不吸烟 美容 一件呢大衣 声明

当前版:第A7版:百姓话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姓话题
07

陪母亲说话

陪母亲多说一会儿话,对她来讲是一种精神需求;对子女来说这也算尽了一份孝心。

文/王晓珊

周末,我和丈夫携女,提着大包小包去看望父母,母亲说:以后再不许买东西了,只要你们多来几次,多陪我们说说话就行了。

这话不知说过多少次,我总是匆匆而来,吃顿饭就走。但这次不同,母亲病了,由于腰椎严重变形,压迫双腿神经,只能静卧床上。

问病问药,端水端饭之后,我与母亲并排躺在床上聊起来。从家长里短到时事政治,从民国18年年馑到香港回归,信马由缰,无边无际,说得最多的还是我们小时的趣闻轶事和她的一些身世经历,说到高兴处,母亲笑得像个孩子。

提起旧事,我流露出些许不满,怨母亲家长作风严重,没有多给我们一些母爱。母亲沉默了,半晌才感叹道:儿女什么时候才能理解父母啊!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让你们吃饱饭,我和你爸半夜起来拉着架子车到农村买红薯、萝卜、南瓜。那年我到上海出差,为给你买那条藕荷色的裙子,红着脸向别人要工业券,跑遍了各大商场。那时政治运动特别多,下班后还要开会学习,八九点回到家,还要给你们姊妹五人缝衣、补袜、做鞋,睡觉总在12点以后

我有些惭愧:父母受教育于上一个时代,他们的思想意识治家教子之道无不打着那个时代的烙印,用现在的眼光去要求去挑剔无疑是不近情理,也是不公正的。

母亲还乘兴谈了自己的经历,从上大学到工作再到退休。母亲说的许多事我是第一次听说。她的内心世界,平时很少向儿女敞开,以至我很少想过她的苦闷、烦恼。比如40岁那年,她得了一种怪病,被医生判为不治之症,她没有告诉家人,硬是独自挺了过来。比如刚退休时,她万念俱灰感到人生的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如她和父亲年老了竟然许多事互不理解,无法沟通。

说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母亲平和中透着豁达,不因多少次错过飞黄腾达的机会而愤愤不平;也不因命运坎坷,与当年的同学同事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差甚远而怨天尤人,其实她是有十二分的理由去抱怨的。

母亲大学毕业,解放初响应政府号召,放弃香港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如今每月只有不到300元的退休金。而她自觉调整心态,75岁了,又拿起笔,抒写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慨。

母亲侃侃谈着,我默默地想:常言说,知子莫若母,而我们这些子女对父母又知道多少呢?

大半天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母亲累了,睡着了,平静而慈祥。我默默地、虔诚地为她祝福,心想,以后要多陪母亲说话,这也是尽一份孝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