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彭少华
在铁20局工程机械厂只要提及钳工彭少华,职工无不竖起大拇指,他先后被评为局先进生产者、优秀党员;荣获陕西省劳模,全国生产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人称他是“老黄牛”,的确彭少华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辛勤地耕耘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
彭师傅是1968年参加工作的老工人,近30年的工作时间里,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练就了一手绝活,是全厂屈指可数的“技术尖子”。厂里搞新产品开发,他被吸收为研制组成员。他参加研制的产品有十几项,其中有两项填补了国家空白,一项获国家专利,产品行销全国29个省市区400多家施工企业,为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让时光倒流回1987年,当时厂里骨干产品一度出现市场疲软,部分职工无活干,为解决富余人员的出路问题,他主动跑市场搞调研开发产品。当他看到街上卖瓜子的用大锅炒瓜子时,便萌发了研制炒瓜子机的念头。彭师傅回厂后翻资料搞设计,很快生产出一批炒瓜子机,被用户抢购一空。他研制的炒瓜子机炒出的瓜子既均匀色泽又好,使用起来既方便又节约时间,倍受用户青睐。
厂里生产压路机需一台镗孔设备,要买一台新设备资金困难,委外镗孔一件压路机滚筒要加工费几百元。彭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发现有一台多年不用的卧式镗床可以改造,征得领导同意后,提出技改方案。经他改造的镗孔设备,灵活方便安全可靠,几年来,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委外加工费数十万元。
该局一处珠海工地有台35吨日本吊车,意外事故造成吊臂严重变形。工地急需吊车配合施工,在当地找了几家修理单位,面对这个价值昂贵的庞然大物,都束手无策。后来又找到一家,表示可以承修,一张口要修理费几万元,并且在一两个月内难以修好。施工到了紧张阶段,耽误一天不知要损失多少?工地领导心急如焚,无奈向相隔几千公里外的厂里求援,厂里就派了彭师傅,仅用了七天就修好投入使用,仅花了4000元。彭师傅对工作严肃认真,他在厂里担任新产品试制组组长。每接受一项试制任务,他都要先把技术文件吃透,把文字和图形记下来,仔细研究。他说,新产品试制是个创造性劳动,要动脑子思考,不能有丁点儿马虎。一次,他发现自己的想法与设计要求不相符,便把一大堆图纸摊在地上,又找来技术资料,认真揣摸验证,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试制的产品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
彭师傅不仅对技术一丝不苟,对时间更是加倍珍惜。他说:人生是短暂的,没有几十年工作时间,所以对时间一点都不能浪费。平时在车间,尽量早去晚归,任务紧了,还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间尽快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想方设法提前完成。有人对他的工作量作过统计,自1984年至1997年8月,超额工时达8000多个,按每周5个工作日每日8个工作时推算,他等于提前3年多的时间跨入21世纪。
彭师傅精湛的钳工手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勤奋的敬业精神为职工所敬佩,厂党委命名他为“职业道德标兵。”时值党的十五大召开之际,由他主持试制的价值20多万元的航吊,已进入装配阶段……
彭少华师傅,你无愧于劳模这一光荣而崇高的称号。(王培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