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0月16日
头版
01

奔向25亿的“跳板”

——西飞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纪实

进入九十年代,高科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上它是生产力,军事上是威慑力,政治上是影响力。它对西飞公司这样一个技术密集型特大军工企业带来的驱动力也是巨大的。

10年来,西飞先后取得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182项,公司级科技成果1804项,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成果14051项,专利成果26项,通过外商鉴定的先进工艺技术75项,成果转化率比同行业高出一倍。科技进步与经济同步发展,使西飞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公司在四大系列高科技产品群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规模效益,质量、管理及职工整体素质上了水平。1994年以来销售产值和利税总额每年平均增长50%以上,销售产值从1994年的6.86亿元,跃为1996年的15.4亿元,今年正向25亿元目标挺进。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新路,体现了西飞几任决策者确定的“科技兴业”的智慧战略。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利润。产品是实现利润的关键。高科技产品带来的高附加值高效益,是任何有头脑的企业家都不会放弃的。因此,搞好科技成果转化,开发高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支柱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西飞孜孜以求的目标。西飞已形成的军、民用飞机、国外航空零部件及非航空民品四大系列产品,均突现航空高技术的鲜明特色。不论是即将取得适航证的运七200A飞机,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转包大部件波音737—700垂尾、MD90—30干线机大部件,还是总装定点在西飞的国家重点项目AE—100及西沃系列豪华客车系列、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等适销对路的产品,都凝注了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形成了科技成果预研一代、工程化一代、推广一代的格局。

在西飞获国家、部省奖的182项成果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标准等的应用率均为100%,推广率为54.4%,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用于推进国外合作项目进展的工业工程技术,被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主题之一的CIMS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技术、网络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及先进的特种工艺技术和系列科学管理成果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西飞还抓住与国外合作的机遇,得天独厚地开发消化编制了上千份工艺技术管理文件,用于各类产品。近年来走内涵式改造途径,加快技改步伐,先后投资6亿多元,新建厂房十几万平方米,购进设备150多台,改造设备743台,新建改建生产线40余条,设备更新率为50%,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增强了后劲,使产品质量、技术、管理跃上新台阶,晋升为一级企业。

西飞现有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6000余人,其中中级技术人员2800余人,高级专家1000余人,这支庞大的科技队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西飞对科技人员的培养晋升、奖励及知识更新、成果管理等机制都依程序运行着。近年来,西飞除与北航、交大、清华等高校联合培养在职硕士博士生、开发新产品,还与西工大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研结合西安网点成员,为促进高校成果工程化及国际信息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遇。目前西飞已培养博士硕士生200余人,全员岗位培训合格率98%,数千职工进入继续教育工程。科技部门还定期编发《成果汇编》、《绝招与技艺》、《引进技术指南》等航空制造技术经验丛书,鼓励高级技师著书立说,使装配、钣金、机加等实用技术分册成套,有效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从而推进了成果转化进程。诸如成果演示会、技术的推广交流会及走出去请进来等技术活动正在生产线上定期展开,弥补了技术断代和失传,解决了一系列技术关键和难点。三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正如中央领导所说,科技投入是生产性投入,这是科技进步的必要保证和条件;要培养好一支高精尖的科技队伍,具备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成果的能力,这是企业增长科技实力的重要途径。

西飞公司制定了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的宏伟目标,正沿着“飞机为主,多种经营,高科技,外向型”的发展方向,飞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必须不遗余力地发展科技产业,坚持成果——生产——市场一体化,使成果推广应用、奖励考核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企业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杨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