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欲与天公试比高
——记省劳模、咸阳市气象局局长刘耀武
去年3月底,久旱的咸阳地区忽然滴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丝,人们欣喜之余,又感到老天爷的悭啬,谁知雨从早一直下到晚,而且越下越大,最多的兴平达24.5毫米,降水量小的县区也在10毫米左右,这场喜雨洗却了旱区农民群众脸上的愁云。事后人们才知道,这次全市性降雨,是咸阳市气象工作者以科学的态度,咬定降雨云层不放松,实施人工增雨的结果。
带领气象工作者开发空中水资源,减轻干旱损失的领头人就是咸阳市气象局局长,今年获省劳模称号的刘耀武。
1994年以来咸阳地区连续严重干旱,有时个别县区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在大力挖掘、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同时,如何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刘耀武根据气象理论和科学实践认为,一次天气过程就是一次机遇,只有抓住机遇,善用机遇,才能牵住龙王爷的鼻子,让老天为公众服务。1995年以来,在他的参与下,咸阳地区共进行飞机增雨作业20多架次,累计增雨5亿多立方,为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咸阳北部地区是冰雹灾害多发区,又是果树、烤烟等经济作物重点种植区,从1992年开始,刘耀武就主持开展了人工防雹课题,组建了渭北地区人工防雹体系,开展联防,有效地减轻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使咸阳地区北五县的果、烟生产大受裨益。
刘耀武是山西平陆人,平陆,即著名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事件发生地,平陆人耿直、爽快,干起事来有股子九头牛拉不回的倔劲。刘耀武把这股子劲用在了古都咸阳的大地上,用在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事业上。1987年以来,针对渭北新烟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刘耀武深入到旬邑抓点带面,开展烤烟气象研究和服务。他提出了当地烤烟生产“优势在中间,差距在两头”的新观点,开发了一系列气象适用技术,趋利避害,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烤烟平均亩产比过去增产25%,产值提高50%。他先后写出研究论文13篇,其中5篇被西北烟草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一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了使这项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效益,刘耀武在旬邑一住就是半年,给农民讲课,培训农民技术员。在他的组织下,有关科技成果推广到了陕北、渭北和甘肃陇东地区,累计推广面积200多万亩,经济效益3亿多元。
他仔细研究了我省历年的气温、地温分布后,针对我省棉花生产中热量分布“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从开发气候资源优势时段人手,研制了“以棉花热量补偿”为代表的气象系列化技术,使棉花产量、品质大幅提高。这项技术在我省累计推广面积200多万亩,经济效益1.5亿元,获得了陕西省农村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张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