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0月23日
头版
01

从“破烂王”到“法兰大王”

——西安变压器综合分厂厂长魏顺安其人其事

文/郁文

出古城玉祥门向西不远,便是赫赫有名的西安电工城。共和国“一五”期间建立起的这些大型企业,彻底改变了陕西工业一穷二白的面貌,为千年古都增添了生机。而近年来名扬域内的法兰大王魏顺安,就是在这电工城内的西安变压器厂艰苦创业,从而声名远播的。

命运,在废品堆上绽开笑颜

精精干干、快人快语的魏顺安进西安变压器厂时是个手持榔头、面对钢板的工人。刚参加工作时,他一件卡叽中山装晚上洗白天穿,一双尼布袜子头天晚上洗罢用毛巾搓干才能维持第二天的体面。正因为如此,当改革春风吹进三秦大地之时,他曾帮妻子开过洗染店、倒腾过牛仔裤、修理过收音机。初次尝到富裕滋味的魏顺安,为了补偿生活的拖欠,曾一次买回一箱皮鞋,全毛衣服一次就做了五套;当年看见别人照像眼热,他赌气似地买回了照相机、摄像机,当他拥有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的这一切之后,他才明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缺一不可,失落的十年青春远非金钱所能弥补。当然,这段生活毕竟为他今后闯荡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88年,西变厂举行综合利用分厂公开承包招聘大会,原先整个综合利用分厂的利润只有80万元,现在综合分厂一分为二,一家的承包指标定为65万元利润。魏顺安挺身而出一举中标,被任命为综合利用二分厂厂长,成了西变厂的“破烂王”。

古希腊阿基米德曾经说过这么一句流传千古而寓意常新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推转。人生需要支点,企业同样离不开支点。那么,综合利用分厂的黄金支点在哪里呢?这是魏顺安苦苦求索的问题。

分厂要完成利润指标,仅靠原先处理废料肯定不行。魏顺安组织人员,用废弃的包装铁皮和木料,敲过簸萁、砸过烟筒、做过家俱,但市场销路不畅、利润菲薄。

在小打小闹的艰难经营过程中,细心的魏顺安发现许多客户所需的气割件可以用大厂废弃的边角余料做,而一些散客户买整块钢板做完所需气割件后,所剩钢板放在单位没了用场,完全造成浪费。自己用废角料做气割件和基建预埋件,不但能给客户省钱,更能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而利用具有较高技术品位和装备水平的西变厂现有的技术实力,加工生产各种法兰产品更是综合分厂发展的一条黄金之道。

于是,他发布一道命令:“凡是能加工的边角余料一律不卖,我们要向深加工要效益。把重点放在加工各种气割件、基建预埋件和生产各种法兰产品上。”

有位职工半信半疑地问:“魏厂长,咱们连一台加工设备也没有,这深加工不能靠手捏吧?”

魏顺安自信地说:“我们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购置一些设备,另一方面借鸡下蛋。”

“借鸡下蛋?”

“对,咱们供鸡饲料,由他们喂,下了蛋归咱们,中间我们付加工费。”魏顺安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大家茅塞顿开。

魏顺安打破旧的用工模式,从社会上招聘了40多名民工,送到市劳动局培训合格后,投入到各种法兰、气割件和基建预埋件生产。

他深谙广告的妙用,不惜巨资在三秦大地十几家新闻单位做广告。

局面很快打开,客户四季盈门。渐渐地本厂钢板边角余料不够加工,他反过来又派人到外边企业购买,进而还根据需要买整块板。他们生产的法兰产品也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多次中标,为陕北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做出了贡献。

昔日以变卖废料为主的综合分厂一举改变了过去废品站的旧貌。变成了一家正儿八经、有支柱产品的企业。

别出心裁的经营之道

也许基于当年的倒腾经历,魏顺安上任伊始就具有强烈的经营意识,之后日渐发展形成了一条独特的经营之道。

一切为顾客着想。这句话能言者多矣,可做到的鲜有。魏顺安却是一个典范。

上任不久,魏顺安下过三道禁令:一是活无论多么紧,不准收“赶工费”;二是加工活利润不能超过8%,谁宰客我罚谁;三是绝对不允许给客户回扣。客户购买几公斤工件,分厂不仅不能嫌少,而且还要享受立等可取的热情服务。订量多要的急,白天黑夜连轴转,人歇设备不歇,保证按期交货。

分厂上下视质量为生命,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一举获得了西安市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质量检查合格证》,成为西安市首家获此殊荣的法兰生产企业,取得了国内市场投标通行证。

在厂里,随便哪个职工都能讲出几件魏顺安巧妙经营的故事:

分厂多年来回收的黑橡皮垫,由于没能及时处理掉,日积月累堆成一座小山。魏顺安上任伊始,印了很多广告单,让职工分发给路边修鞋的摊主。这一招果然灵,不仅小山搬掉,而且黑橡皮从此供不应求。

今年年初,市场铜价大跌,每吨仅为1.1万元。魏顺安根据多年经营废铜的经验,果敢地从户县农民手中吃进21吨废铜线。3个月后,废铜吨价回升到2.1万元时,魏顺安抛出。这一买一卖,从中获利21万元。

分厂深居大厂后院,由于大厂大门口盘查较紧,给顾客留下了门难进的印象。为赢得客户,他专门派人在大门口用三轮车拉客户,分厂买了汽车后又改用汽车接。使在大门口装了一肚子气的客户,来到综合分厂后,更能体会到上帝的滋味。

名不虚传的法兰大王

魏顺安有句口头语“小车不倒尽管推,倒了扶起继续推”。就是凭着这种“少说废话多实干”精神,他将这个仅有16名正式职工的企业推向了腾飞之路,在短短十年间构建起一个宠大的“法兰王国”。

承包初期,背靠大厂这棵大树,综合利用废料;市场扩大,他们买整板弥补废料不足;利用大厂车、洗、刨、磨、钳雄厚力量,发展成品法兰、锻件法兰;直到如今发展生产绝缘法兰,为化工部、石油部、机械部重大工程配套,能生产美、法各种标准的法兰,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技术班子。工具已由当初一把割枪发展到25把,拥有5台半自动切割机、2台仿形机、1台数控切割机,日出毛坯料20多吨。

企业效益更是突飞猛进。1988年承包当年便完成利润80万。1992年以后,每年税后利润都在200万元以上,去年突破300万元大关,人均创利达18.75万元。

成绩是辉煌的,谁都知道,这辉煌中不知浸透了魏顺安多少汗水和心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