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企业改制难免引发新的利益碰撞,普通职工往往最容易受到侵害。《半月谈》为此刊登评论——
请关注百姓
要防止社会腐败现象向改制渗透
新近出版的《半月谈》第19期刊登评论员文章《关注百姓》。文章指出,改革的推进难免引发新的利益碰撞,而其中普通职工的利益往往最容易受到忽略甚至侵害。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益的整合、协调中,尽可能保持改制的公正性、公开性,注意维护广大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
目前,各地积极推广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试点,势头看好,但决不能放松引导、完善。
一些地方搞股份制改革,新瓶装旧酒,政企不分,企业经营机制没有根本转换,职工民主权益形同虚设,只是把扩股、上市作为筹资方式,作为企业解困之道,这样的改革如何能切实保障持股职工、百姓的利益?还有一些企业,资不抵债,产品也没有市场,本该列入破产一类,也非要向职工摊派集资搞股份合作,结果又将怎样呢?
另外,不少地方在股份合作制改造中从经营者承受较大的经营风险和促使其更多地关心企业的初衷出发,强调了经营者持有较多股份的政策,这是有道理的。它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有利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管理与运作。但是,与此同时,如何在这种股权相对集中中坚持公平竞争、自愿合理的原则,如何保证在转轨时期的产权再配置中初始分配不过分悬殊,如何建立企业职工与资本之间的新的联系,将其由虚拟占有地位变为实际占有,也是不容回避的新的课题。
还要防止社会腐败现象向改制的渗透。一些地方有些部门官员、企业经营者利用改制之机,利用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中的漏洞和相关法规不健全的缝隙,随意侵占国有、集体资产,以权力“寻租”,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否则,既扭曲改革,损害改革的形象,也直接侵夺了企业职工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