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公共汽车上
柴涛丽
深秋的古城西安笼罩在朦胧雨雾之中,站口候车的人都缩成一团,急切地注视着公共汽车驶来的方向,终于,一辆公共车靠了站,人群蜂拥而上,售票员一边售票,一边提醒乘客:“不要挤,请大家不要挤,没有座位的同志请扶好扶手。”车上的乘客相互挪动着身子,以求站稳脚根。后厢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哇哇大哭的孩子,眼里噙着泪向周围的人哀求:“请你们不要挤,你们挤着我的孩子了。你们不要挤……”孩子撕扯着妈妈的衣服,嘴里哭喊着:“妈妈,我要坐嘛!”年轻的妈妈抚摸着孩子的头,望了望车上的乘客,售票员焦急地搜索着乘客,急切地寻问:“有哪位同志给孩子让个座,或抱着孩子坐会儿?”
没有人挪动一下。
我清楚看见年轻妈妈身旁那位双目紧闭,睡得安之若素的中年人和一位听着耳机,悠闲自得的中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车厢里不知谁愤愤地冲出了一句:“吵死了!”年轻妈妈眼中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我惊愕于在孩子撕心的哭声和众目睽睽之下,竟有视而不见,心安理得的人,难道这就是古城西安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吗?难道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中,辜鸿铭所阐述的中国人较之外国人所独有的“温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