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厂价直销”的质疑
杨建国
走进市场,商品之多,令人惊叹,物品之美,让人眼花,价格之廉叫人欢喜。尤其令人欢喜的是,诸多商家都挂起“厂价直销”之横幅以招引顾客,连地摊小贩经营主也挂起“厂价直销”之广告,似乎“厂价直销”也确实起到了“法宝”之作用。
“厂价直销”初出现在市场时,非常吸引人,而今天大家都挂它的牌子,就叫人生疑了。人常说:“天地间有杆秤,老百姓是定盘星。”如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了解,犹如秤上的定盘星。什么“厂价”、“批发价”、“零售价”、“优惠价”等,了解得一清二楚。在一处“星期天市场”上,见到二位卖文具、打火机等小商品的地摊主,挂起“厂价”销售,她的各种商品比商店里商品便宜50%。如一次性打火机,一元钱二个(商店要一元一个),学生用圆珠笔,一元钱三支(商店要0.7—0.8元一支),她的生意红火,顾客争相选购。有趣的是,一家商店的酒、酱油等副食也挂“厂价直销”牌,但是门可罗雀。营业员坐在那儿看闲书。笔者问那营业员:“你的副食品怎么也挂厂价?”答曰:“老板说一般顾客都认为厂价较便宜,会上门来购买。”我说:“你们老板失算了,吃的东西挂‘厂价’,人家都认为是积压产品或是次品,谁敢来买?”
一般来说,“厂价”即出厂价,的确比零售价便宜,故许多经营主采取此销售法,以薄利多销而获得利润,不少厂家生产过剩,一时销不出去,只好派员进市场直销,或委托店、个人按厂价代销。
“厂价直销”之所以响遍市场,其中有真厂价,但也有不少假厂价,如今的消费者学精了,那些打着“厂价直销”幌子蒙骗消费者的商家最终会被广大消费者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