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1月20日
头版
01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陕西服装业股份制改造综述

倘若今后撰写陕西服装史,1997年11月18日当记上浓重的一笔。

这天,省纺织工业总公司、省服装行业协会在西安高新开发区新纪元宾馆举行伟志集团股份制改造研讨会。咸阳杜克普、西安康贝、章晓慧等陕西服装界群雄们汇聚一堂,就伟志的道路、陕西服装业的发展诸问题展开了实质性磋商。代表们会上摩拳擦掌,高见叠出;台下各展所长,相互攀亲。一个个合作协议签字生效,一桩桩协作意向付诸运作。一时间,沉闷静寂的陕西服装界风起云涌、热闹异常。

在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五大闭幕刚刚两月整召开的这个小小行业研究会,因之远远超过其自身范畴。一位行内资深人士如此评价:这一会议标志着陕西服装业资产重组、各展所长、力挽颓势的开端。是陕西服装业第二次创业实现腾飞的新纪元。也有专家认为,作为陕西支柱产业的服装业在本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叶的兴衰成败,全系于此次会议掀起的股改潮能否成功。

陕西纺织业1995年完成工业产值48.87亿元,属全省工业第四位。众多厂家、科研院校构成了陕西纺织业的强大阵容。然而在如此有利条件下,陕西服装业在洋货品牌登陆和国内著名企业冲击下,由于自身缺乏正常有秩的交流与合作、重复建厂、设备利用不足、低水平产品竞争,导致不少企业效益下滑、亏损严重、生产难以为继,造成厂房设备闲置,大批职工下岗,个别企业甚至已到了破产的边缘。与国有、集体服装加工企业面临的现状相比,令人欣慰的是我省民营和股份制服装企业异军突起,涌现出像汉中伟志集团公司、西安的陕西章晓慧服装公司等有相当实力和影响的企业典型。

十年前由5000元借款起家的伟志集团,凭着灵活机制和管理创下了企业产值、利税平均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长的奇迹。特别是去年总部移师西安更如虎添翼,截至今年8月,已在全国设立了13个子(分)公司近400家专卖店,主导产品西服生产已形成50万套的年生产能力,今年销售收人将达2.3亿元,成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私营服装企业、全国最大的500家私营企业之一,并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销售、利税总额“双百强”。

国有、集体企业的颓势与民营企业的勃勃生机构成了陕西服装业的两极。能否优劣互补、比翼齐飞,同创陕西服装业辉煌呢?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理论阐述,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陕西服装业的前程。

关于陕西服装业发展,省服装行业领导部门已理出了一套新的思路。省服装公司总经理杨光明在前不久召开的行业会议上提出要认真总结企业资产重组、优化结构和企业改制的成功经验,探索出符合我省行业实践,以股份制等不同形式的经营管理体制,促进不同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实现低成本扩张,打破行业界限和所有制的界限,不搞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延伸,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上下齐心、良性互动是时下陕西服装业股改的最大特点。就在此会前,陕西章晓慧服装公司先后与咸阳杜克普、汉中缫丝厂、安康大洋服装厂建立联系,取得了互惠互利的结果。而陕西民营服装的龙头老大伟志集团迈步更大。为在陕西服装界率先完成改制,成立了以总裁向炳伟任组长的改制班子,聘请邢西唯、席酉民、王忠民等经济专家为顾问,并对中干进行了6次股改专题讲座,确立了十一项改制目标。现在股改方案完成在即,清产核算已进入最后汇总阶段。而省内康贝、杜克普诸家也都在酝酿着资产重组的方案。确立了在2000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要培养1000名经理人才宏伟目标的伟志集团,其总裁向炳伟认为公司正在实现从自我积累的发展方式向高速裂变发展方式的转变,股份制改造已成为伟志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围绕“陕南丝绸、关中外贸、西安内销、陕北防寒服”发展战略而展开的资产重组热,正在三秦大地上方兴未艾。本报记者郝振宇林积令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