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人造景观走向下坡
文/张凯兰
人们说,现代的中国是一个大工地,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在大兴土木。而营造景观大概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笔吧?
人造景观大致有三类:一是中外名胜建筑微缩景观,二是民俗、民族文化城,三是展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或历史传说人物的游乐场所。全国投资额上亿元以上的人造景观有10多个,而千万元以上的则可谓星罗棋布了。“封神榜”、“水浒城”已有不少,“西游记宫”全国已建了30多个,最会“做梦”的曹雪芹做梦也想不到,几百年后,他笔下的“大观园”在中华大地一下子冒出来好几十个。而某大城市添了个据称是“亚洲之最”的“大瀑布”,“弥补”了其“周边无瀑布”之“缺陷”。可笑这个“大瀑布”并非出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又是人工斧凿而成的。
值得让人忧虑的是,有不少人造景观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我国原有的人文景观富足,名胜古迹不可胜数,大量的真迹亟待修复保护,有的已到岌岌可危,难以图存的地步了。但一些地方认为,保护真古迹要花钱,造些假名胜却可以生钱,因此出现了扒了真的盖假的现象。
事实上,较多的仿古建筑没有真实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特征,甚至违背历史中西杂陈,不伦不类。
英国作家王尔德有言:第一个把美人比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呢?蠢才。艺术是最忌重复。可许多人造景点都是依葫芦画瓢,无个性、特色可言,被讥讽为效颦之作并不为过。
旅游专家尖锐地指出,时至今日,凡是可以建造人造景观的创意、点子,几乎都被人们想到了。人造景观的建设越来越难。再建设必然是雷同重复,最终造成资金、资产、资源的严重浪费。事实上,多数人造景点无人喝彩,一些游人寥寥的人造景点不得不被拆除。有人坦言,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秦兵马俑、长城、故宫,我们给后人留下什么?一堆膺品仿长城和“游乐宫”?
曾经风靡一时的人造景观如今已走向没落,其实在当初就不被人们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