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曾经领先世界如今望“羊”兴叹
我国克隆研究丢得太可惜
当英国人自豪地向世界展示他们的克隆羊时,国内科学家不由得想起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0多年前,这里曾诞生过世界上最早的“克隆鱼”。
早在70年代末,中科院水生所的研究人员就开始探索鱼的克隆技术。他们从成年鱼的肾脏培养细胞中取出细胞核,再注入到一个去掉了细胞核的卵细胞里。
由于饲养不慎,水生所的2条克隆鱼在1983年先后死去,有关研究也就此停止。主持这项工作的陈宏溪研究员解释说,基础研究的地位被一度削弱,导致了克隆鱼研究的中断。
80年代以来,应用及开发研究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则相对不足。在西方发达国家,民间对基础研究的投人已超过政府,出现了洛克菲勒等一批国际知名的基金会。英国克隆羊的研究,则是在某些医药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我国具有这种长远眼光的企业还寥寥无几。 (摘自11月21日《生活报》陈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