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1月13日
社会瞭望
02

安康地区缫丝二厂在困境中奋起

昔日的辉煌

安康缫丝二厂是全省缫丝行业里的一颗明星,过去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从1970年投产至1995年,25年间从未亏损过,企业象滚雪球般,由小到大,从千余人发展至2015人,年产量由70吨发展至300吨,利税由数十万元发展为800万元。

企业曾荣获“陕西省大庆式企业”、“陕西省纺织系统先进企业”、“陕西省先进企业”、“陕西省67个工业企业出口创汇大户”、“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十面红旗单位之一”、“陕西省守合同守信誉单位”等荣誉称号。主产品SA梅衣牌白厂丝为省优产品,数十年来,畅销国内外。

困境

就是这样一个威风八面的明星企业,遇到了黑色的1995,这一年,国际市场突变,一吨白厂丝由过去销利2万元,变成亏本8万元,一正一反,许多小型缫丝企业不能抵御,纷纷落马。安丝二厂,因属大漠中的骆驼,虽瘦却不倒。不管怎么说,企业终为风光不在,产品积压,效益下滑,直至跌入谷底。企业生气全无,职工一片茫然,此境中的安丝二厂,其可谓大汗望云霓,国乱思良将。

车头

出路何在?领导慧眼,1996年,地委行署及企业主管部门选派省劳模、全国优秀企业家张安喜把舵救船。张安喜临危受命,两副担子一肩挑,既是厂长又是党委书记。他上任的第一刀,就是修好“车头”。根据群众举报,对存在严重经济问题的原主管财务的一名领导立案审查,拨乱反正,为企业挽回重大损失。及时成立清查小金库小组,查出“红星技术咨询部”违纪资金26.86万元,当即注销咨询部。旧的班子得到清理之后,企业以德、能、勤、绩为标准,一次提拔5名年富力强,既懂管理又得职工信赖的干部充实领导班子,7位班子中,既有省劳模,又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既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又有年轻的专业人才。张安喜的口号是:“卧薪尝胆,精诚团结,爬雪山过草地,出一身汗,掉一身肉,带领和依靠职工走出困境。”

班子的关键在团结,在廉政,在战斗力。安丝二厂把班子建设纳入科学化管理,具体起来就是四项制度的严格落实,其一是搞好廉政建设,树立班子整体形象。其二是建立各项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职工监督。其三建全民主生活会及定期学习制度。其四是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车间班组调查研究,随时帮助生产一线解决具体问题,解决职工实际困难。

有新的严格的调整,有制度的保障,新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肝胆相照,充满朝气和活力。党政工领导经常深入一线,几乎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到车间,高温季节,党政工领导及科室人员带着降温品慰问职工,和职工同甘共苦。厂长张安喜朴素、务实,在统好全盘的同时,深入车间班组,带头苦干。每到收茧季节,他总是亲自带队,爬山涉水,废寝忘食,到各基层供销社收购蚕茧,一去就是七、八天。

厂长张安喜、党委副书记彭信贵、工会主席强志发,党政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以张本华为代表的车间领导,以杜小玲为代表的班台长上下一心,忠于职守,各司其责。

厂长在,企业是一架机器,厂长不在依然如故,这架机器永远轰轰隆隆,高速运转。

八大工程

领导班子问题解决之后,企业开始在内部管理上大做文章。在张安喜的亲自主持下,企业出台了“八大工程”管理,八大工程分别是班台长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主人翁工程、蚕茧工程,财务工程、技改工程、加强劳动纪律工程、第三产业工程。每项工程均有明确的目标、严格的质量、具体的措施、定期的考核、分明的奖惩。八大工程的出台,对安丝二厂的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表明企业内部管理已趋于成熟,他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便于操作,又规范、科学。

八大工程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职工的意愿和要求,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全体职工同心同德,八方拼搏。八大工程的实施效果是明显的,工人的出勤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上班的正点率达95%以上,仅此两项每年可多生产6.4吨白厂丝。10千伏供电专线的技改,年可节电12万度,10吨锅炉的节煤改造节煤1800吨,加上修旧利废和各项生产“瓶颈”的解决,全年总节资254万元,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啊。

依靠职工走出低谷办好企业

团结、勤政、务实的新的领导班子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全厂职工做为振兴和发展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不使其留于口头和流于形式,企业用机制将其落在实处。机制的核心,一是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让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决策。企业的发展规划、生产经营、集体合同、工资方案、劳保措施、奖惩办法、福利基金、住房分配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机制核心之二,是加大民主监督机制的力度,职工对企业领导干部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和奖惩、任免挂钩,企业业务招待费每年两次定期向职工汇报。

企业领导在依靠职工搞好改革、办好企业的同时,用极大的热情关心职工疾苦,为职工办实事。分配向一线倾斜,重奖劳模、技术能手和先进生产工作者,一次性奖励一人最高达5000元。企业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解决了100多户职工的住房问题,投资40余万元改造了集体宿舍,解决了30余户特困职工生活困难,解决10户特困职工子女就业,为800余名女职工免费体检,免费治病

职工个个忘我工作

领导和职工的关系摆正之后,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增强,职工操主人心,想主人事,守主人规、尽主人责。企业虽困难重重,效益不好,职工的工资不高,资金很少,但每个职工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拼命工作,无私奉献。厂劳动委员会只要有号召,职工便有响应。经常不断开展以提质降耗增效为目标的各项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坚持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冬斗严寒,夏战高温,任务日日月月超额完成。

在火热的生产一线,在忘我的劳动中,持续不断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女工高素华不管严冬还是酷夏,一年360天总是提前上班,推迟下班。一次,孩子高烧住院,需她陪护,但厂里当时又急需她试缫,为全厂工艺设计提供准确数据。在公与私冲突中,高素华毫不犹豫,把孩子撇给母亲,毅然赶到车间,直至圆满完成任务。女工喻祥之,在孩子全靠她一人照顾的情况下,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多年来出满勤,干满点,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丈夫在机场工作,看她很辛苦,便说:“你不要上班了,在家带孩子,我挣钱养活你。”喻祥之说:“你有工作,我也有工作,孩子我能带好工作我也能干好。”爱人说: “你企业不好,辛苦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何苦哩!”喻祥之说:“企业今天情况不好,不等于明天仍然不好,只要大家拼了命干,企业要不了几天就必然很快会好起来!”喻祥之说到做到,她把孩子管教成班里的尖子,把自己也塑造成一个众口皆服的地区级劳模。像喻祥之、高素华这样的先进,在缫丝二厂俯拾即是。据粗略统计,近两年,企业共涌现出各类先进400余人,省地级劳模2人,省级操作能手2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26名,模范党员15名,五好家庭30户,文明卫生户19户。

从班子到班组,从领导到工人,上下一条心,以干达变,企业很快走出低谷,1996年实现税金415万元,1997年1至10月底,实现税金312万元,全年减亏1200万元。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和何等的值得荣耀的效果啊。

虽然如此,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并没有自满、驻足,他们仍忧患于企业的未来。他们清楚的意识到,丝绸市场仍刚刚处在复苏阶段,前景不容乐观,仍需加倍努力。现在,他们又制订出新的发展兰图,其核心为:“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挖潜提效,整体推进,为建立新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奋斗!”羽佳天物文 杨舢摄影

厂长兼党委书记张安喜

缫丝二厂党政工一班人

党政工领导在车间检查工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