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1月16日
生活广场
02

燃气灾祸猛于虎

文/王亚平

燃气的普及使家庭厨房发生了一次炉具革命,从传统用煤的煤炉,到稍后用油的油炉,最终进入各种各样燃气厨具的现代化时代,千千万万家庭彻底告别了落后的用煤的历史。燃气在为家庭提供方便和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使家庭陷进痛苦深渊。

一、燃气灾祸猛于虎

燃气灾祸主要是指因燃气引起的爆炸、火灾、中毒等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近几年来,燃气灾祸频频发生,人们深受其害,说燃气灾祸猛于虎,并非危言耸听。

据有关资料显示,去年1—9月份,广州市因燃气引起的火灾就有421宗,其中,瓶装气弓起的有307宗,管道气引起的有114宗,较大的火灾有14起。近几年来,广州市燃气火灾逐年上升,1994年只有270宗,1995年321宗,1996年为370宗。

近年来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迅速增多,但目前私自安装者安全措施不到位的为数不少。据有关媒介报道,去年以来,某市因煤气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已达30人,其中由于煤气用户私自安装燃气热水器、使用煤气红外线取暖器通风不良,造成废气窒息死亡就有13人,占煤气中毒死亡人数的43%。经专家分析,发生煤气中毒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煤气用户缺乏正确使用燃气具常识。

上海浦东崂山二村一位七十多岁的居民怎么也想不到,一只液化气罐竟会引来家毁人伤事故。当时,这位老人到灶间引燃液化煤气灶欲做早饭,却不料,他刚刚点火,就听到猛烈的爆炸声,强烈的气浪将他抛出几米远,随即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楼上的地坪、墙壁竟然整体塌了下来。楼上住的是老人的儿子,这时刚刚起床,未想到连人带床随着爆炸声一起塌到了楼下父亲的房间。家中三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前不久,湖南衡阳某大型机械厂发生一起使用热水器洗澡造成2人死亡的事故。下午2点20分,牛某、王某结伴到牛某丈夫的弟弟家用热水器洗澡。下午6点多钟,其家人下班回家,打开门,发现牛某、王某已死在卫生间。据现场围观群众反映,造成死亡原因是液化气泄漏导致中毒死亡。死者牛某年仅21岁,结婚才4个月;王某24岁,也正在筹办婚事。

1997年3月27日,某市肖家山发生一起因居民乱倒液化气残液引发的火灾。家住该楼三单元二楼的肖某面部及小腹以下被严重烧伤。这天早晨7时许,肖某推开厨房门准备洗漱时,一股浓浓的液化气味扑鼻而来。但她考虑到自家还从未用过液化气,也就没有在意。这时,她看到煤炉上水已经烧开,便把开水提下换火。当她夹煤时,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一股火苗从灰斗窜起,并迅速往厕所和客厅里窜去,肖因躲避不及被困在火海中。经有关单位调查,现初步认定这起火灾事故是因该楼居民从厕所便道往下倒液化气残液,导致残存的液化气顺着便道往上冒,遇火燃烧所致。

二、燃气祸根探源

在使用、销售、使用燃气用品的各个环节中,均存在这样那样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埋下了燃气灾祸的根源。

首先,是生产环节中的质量问题和假冒伪劣产品在作乱。

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993年、1995年三次抽查燃气钢瓶的质量,情况每况愈下,不容乐观。如第三次抽查了广东、湖南、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等12个省、直辖市34家企业的39种产品,合格20种,抽样合格率仅为51.3%。其中,用于居民家庭的YSP—15型产品抽查33种,合格16种,抽样合格率只有48.5%。家用燃气钢瓶,两个里面就有一个存在质量问题,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其次,是燃气无证经营和违规经营埋下事故隐患。

据了解,目前燃气市场的经营比较混乱,无证经营和违规经营现象较普遍。相当一部分个体经营者一证也不办,却照样经营燃气,或者在经营其他物品的店内兼营燃气。这些个体经营者只顾赚钱,而把安全抛到九霄云外了。一些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燃气站大部分由私人或职工承包经营。这些承包者往往只着眼于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用户的安全利益,只要给钱,带钢瓶来都给灌气,也不管钢瓶是否过期,钢瓶质量是否可靠。

根据有关规定,燃气经营点不得设在居民住宅大楼及其裙楼内,经营点周围要求20米范围内不得有小食店、大排档、烧焊场以及其他存放化学危险品的场所;30米范围内不得有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经营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店内不得设炉煮食,不得点香火等。但据有关部门调查,违反上述现象的经营比比皆是。

再次,用户对燃气用具的操作和使用不当也是造成灾祸事故的重要因素。

据国家《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用户不得用任何手段加热和摔、砸、倒卧液化石油气瓶液,不得自行倒罐、排残和拆修瓶阀等附件。但出于经济上节省的考虑,人们私自倒罐和倒残液,或在液化石油气将用完时,采取用火烤,用热水、开水烫气瓶的方法,以使部分残液气化,却留下很大的隐患。

三、多管齐下清除燃气祸根

燃气灾祸猛于虎,从生产、经营、使用三个环节的安全隐患来看,归根结底主要是一个钱字在作怪。市场经济不排斥经济效益,但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呼唤有序的竞争行为。无论是生产者,还是经营者,或者是使用者,都应该增强政策意识、公德意识、安全意识,把燃气的生产、销售、使用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进行规范。

同时,对非法生产和非法经营要敢于抵触和举报,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