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黄克利
文/陈淀国
昆明站是我国西南边陲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是我国通住东南亚和印巴次大陆的重要门户。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旅客,从这里经过。
然而,谁可曾注意到在这如织的人群中,有那么一批“火眼金睛”,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默默地编织着一张张警惕的而又安全的网。其中被誉为昆明市“十大杰出青年”、“缉枪王”的武警某部昆明车站的值勤战士黄克利就是其中的一个。
近两年,一些唯利是图的走私分子从境外非法购进枪支,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要从这里销往内地,因此,在这里,涉枪案件急聚上升。于是,堵死黑道,斩断黑爪,搜缴黑枪便成了车站武警官兵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
从昆明开往北京的62次特别快车,就要检票进站了。安全检查自然显得更为重要。
黄克利,手里拿着对讲机,走走,停停,用他那双鹰一般锐利的目光,几乎要把上车的每个人打量一遍,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寻找犯罪分子和可疑人员。
喏,从上千人的旅客中,他又瞄准一个目标。这人是个十足的膀粗腰圆的“大块头”。值得注意的是,他手提网兜里的那套军装,上面还挂着一杠二星的中尉肩章。与他同行的,除一个留着小胡子的青年,还有个穿着玫瑰红超短裙的女士。
观察和判断仅在短短一瞬间。最使他感“兴趣”的,还是那套军装。军官外出,在一些场合着便衣,是有关条令允许的。军装既不穿着,又把它露在外面,凭经验有的属于无意,但也不可排除有意所为。如属后者,说明有人为此动了脑筋的,尤其是旅途上,互相间素不相识,但一见“国防绿”“橄榄绿”,很自然会给人一种安全感、信任感。这“大块头”会不会属于后者?
“首长,你那军装搭拉在地上,别弄脏了,磨破了。”
黄克利凑过去,有板眼地故意选了个“首长”的称谓。
“谢谢,可不是,弄脏了,磨破了,下车要穿就麻烦了。”
“首长,你们,这是……?”
“回他老家,结婚办喜事啊!”
不等“大块头”回答,女士娇滴滴抢先开了腔。
“部队在……”
“中缅边境,过了江,就出国了。当兵都十年了,可怜巴巴才混了个营长,还是副的。一个月几百块钱,买件象样的衣服都不够,嫁给你们呀,算是……”
自以为是的“超短裙”,如同打开的闸门,嗲声嗲气地讲个没完。无形中,又露出破绽:中尉军衔,只有“副连”、“正连”、哪有“副营”的。再说,军人是不准戴首饰的,可“大块头”右手竟然挂着两枚明晃晃的金戒指……可以断定:其中必定有“鬼”!
“对不起,请出示一下军官证。”
“军官证?噢……那玩艺呀,从来不带在身上。”
“通行证呢?”
“啥年月啦,还开什么通行证,又不是去香港,东京……”
越说越离谱,黄克利心中有了“小九九”。他又把目光重新集中到“大块头”身上:1米8左右的个子,体重不下100公斤,是个“重量级”的。他穿了件灰色风衣,虽然天气炎热,却始终未曾解开纽扣。
进站的队伍,开始缓缓移动。面对盘问“大块头”明显地有些不耐烦了。就在这时,黄克利很巧妙地将他手中杯子一撞,水洒在身上,一面道歉,一面赶快去擦。在他用力靠近“大块头”腰部的刹那间,被什么硬梆梆东西硌了一下,他断定这就是“罪证”。
事不宜迟,在对方还未完全反应过来,黄克利扯着风衣下角,猛地掀开,一眼看见别在腰间的一枚手雷。
“注意,手雷!”
如果说手枪射击,只不过是“一条线”的话,可手雷爆炸却是十几米、几十米的“一大片”,杀伤程度要严重得多。所以,黄克利首先大吼一声,向旅客报个警。于此同时,他猛虎扑食般,迅速冲上去,狠狠抱住他的腰部,奋力去夺手雷。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自己是伤,是死,都不在话下,绝不能让犯罪分子伤害一位旅客!
“大块头”当然不会甘心束手就擒。面对只有1米6的“小兵”,用他全身的气力,去争、去夺、去拼,紧紧护住手雷。
黄克利是有名的军事技术尖子,不但枪打得准,而且还是呱呱叫的擒敌能手,武术、散打、格斗、气功……样样熟悉。
他首先使出了“勾腿推腰”一招,上有铁拳,下有铁脚,双管齐下,砸得对方直不起腰,满地滚爬;紧接着用的是连环炮般的“抓腕砸肘”,将关键部位,一次次狠狠击打、砸压给他来个“雪上加霜”;最后一招是致命的“砍脖锁喉”,一次能够“劈开”6块新砖的巴掌,朝着对方一次次扇去,“大块头”一下子失去了了平衡,分不清东西南北,再无还手之力……
就在这时黄克利的战友和车站派出所的同志,火速赶来,把正在逃窜的“超短裙”“小胡子”活活擒住,搜出手枪3支、手雷2枚、子弹96发、匕首2把。终于,将负罪在逃的抢劫银行的犯罪团伙抓获归案。
光阴似箭,四个春秋,1400多个日日夜夜。黄克利与各种各样罪犯进行了无数次的较量和斗争,共查获军用手枪15支、自制火药枪、电击枪58支、子弹2500发、手榴弹4枚、烈性炸药1.2个、雷管63枚、海洛因4477克、鸦片12900克,抓获违法犯罪分子640多人,制止流血事件5起,收缴管制刀具2468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