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10日
公众视角
03

想起王酩

飞林

“王酩死了。”连续几天,朋友们见面或是在电话中总要先这么开始,作为对这位让人尊敬的音乐家的哀悼。大家早已感觉到生命的短促了,一个好端端的生命转眼即“魂飞魄散”,这似乎不是什么稀罕事了,然而王酩的死,依然让人难以抑制心中的悲痛。人们唯一可以欣慰的是王酩把类似于《难忘今宵》、《知音》、《角落之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青春啊青春》、《妹妹找哥泪花流》等一大批优秀的歌曲作品留在了人间,并且以自己的音乐才能和勇气,开创了当代通俗音乐的先河……就是说王酩虽死,其用生命谱写的旋律却永留于人们的心中。但王酩毕竟不在了,一个真实、智慧的生命随风而去,一部未完成的交响乐《长城》也再难有续篇……死亡,以人类无法拒绝的力量结束生命又创造生命。我想起了几年前走访王酩的情景……

王酩就坐在我的对面,他的坦率与冲动,让我一下子就窥视到了他的灵魂深处,让我想起了“雄狮”这个词。他说:“通俗音乐今后要走艺术化的道路,通俗音乐也可以写政治、写大题材。一个国家,一个作家,总是重复自己是没有出路的。要鼓励特色,从作品中间认识作家。谁聪明、符合国情、民情,就能成功。……有些歌星赌博、吸毒,这是没知识的表现,我们不理睬他……在从事艺术活动时,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墩,艺术——艺术商品——艺术,这是一个很实际的公式,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之一。此外,要有这样一个观念:知名度就是钱。否则就浪费了知名度。”是啊,这位音乐家不仅“先天下之忧而忧”地关注和参与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和变化,而且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知名度拓展音乐的空间,创办了到今天已气候大成的《音乐生活报》,而不是以知名度为自己捞取钱财,其胸怀与气度确非常人所有,令人信服。人们难以想象,这位大名鼎鼎的作曲家,竟然在12平米的屋子里一住就是九年。我们熟悉的许多作品,就是在12平米中完成的。直到1992年,他才走进较为宽敞的新居。

王酩好饮酒,这在音乐圈子里几乎无人不知。这位上海人北上以后,似乎完全摆脱了南方人的阴柔和内向,代之的是北方人的粗犷和果敢,饮酒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佐证。他的广为传唱的《难忘今宵》就是酒后灵感突发的杰作,据他自己讲,这也是他“第一次有灵感”,此后再没出现。王酩性情耿直,不会装假,如果与陌生人交谈,恐怕少有人能相信他能写出那般柔情似水、风情万种的音乐来。难怪有一年他曾被出租车司机推倒,住院数日。六、七年前的事,想起来就象发生在昨天一样,他敞着怀,蓬乱着头发,总有一种孩童的天真。唯一让我疑惑的是,《音乐生活报》发的消息中说王酩63岁,但我查阅了当年与他交谈的记录,却写着王酩“生于1937年,属牛”,以此推算,王酩去世时年仅60岁。究竟是王酩记忆错误,还是别的问题,也不得而知。在此顺便提一笔,仅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记得那次是王酩来西安参加一个什么评奖活动,吃过午饭走出餐厅,他就与站在两边的服务员挨个握手,过后有人告诉服务员:他就是《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曲作者王酩,服务员欣喜地看自己的手。可不是嘛?那手把上帝赋予他的音乐记录下来,它可以让人们多一份快乐,认识幸福与美。

王酩,走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