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20日

陕西工人报头版 阿勒泰风雪大营救 邓小平故居漫笔 图片新闻 这个干部是我提(诗配画) 部门利益恶性膨胀种种 图片新闻 广告

当前版:第A1版: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头版
01

阿勒泰风雪大营救

文/边关

1998年新年前夕,新疆阿勒泰忽遭特大暴风雪袭击,全区1700公里公路被1米左右的大雪死死封堵,在乘车途中的1200名群众陷入零下几十度的死亡“雪海”中。

●广东赵姑娘一觉醒来,只惊得目瞪口呆

雪花悄无声息地飘落着,地处祖国版图“鸡尾部”的阿尔泰山一片银白。此刻,一辆长途夜班车,正在山间公路上艰难爬行着。到中俄边境做服装生意的广东姑娘赵莉莉,当时对窗外的小雪并未在意,加上连日奔波,上车不久她就酣然入梦。这位广东小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不久几乎就要葬身在雪海中。事后她说,她永远都忘不了这个可怕的日子:1997年12月15日。

雪下大了,司机老王心里不由一阵发毛。这一带地广人稀,有时跑半天还不见一户人家。如果途中被风雪所困,真是哭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后果不堪设想!车子终于来到一个路边店铺,老王发现院子停满了车,服务员说这里早就住满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往前方100多公里外的小镇上赶。

忽然,外面又刮起了大风,空旷的荒野上顿时风雪交加,天地间一片混浊,可怕的“呜——呜”声似有无数饿狼在吼叫。因能见度太低,不久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车子滑进了被大雪覆盖的公路边沟。十几个小伙子赶忙下来推车,不料大客车竟纹丝不动。这时,广东姑娘赵莉莉被一阵嘈杂声惊醒,她稀哩糊涂地随众人下车后,只觉得一股冷风刺骨,直往脖子里钻。往前走了几步,赵小姐只惊得目瞪口呆,这时她才发现这里的积雪竟有腰深。“哎呀,太可怕了!”她不由惊呼。

整整一夜,路上没来一辆车。好不容易盼到天亮,又等了三四个小时,仍没有看到一辆车。饥饿和严寒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人们把能御寒的东西都穿在了身上。有的身上披一块羊皮,有的披着花花绿绿的床单,一个衣着时髦的少女竟把麻袋剪3个洞,把头和胳膊伸出来,穿在身上御寒。人们想点堆火取暖,可往四周一看,全是光光的白雪,连个树枝都看不到。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豁出去拼一下!”当她听说前面40多公里处有个小镇时,就鼓动几个年轻人步行往前闯。她想,赶到有人烟的地方,就能打电话向外界求援。3名小伙子和一个年轻妇女被她的情绪感染了,他们决定从这个叫铁力米的小地方一起向外“突围”。

赵莉莉和另外4名难友出发了。哈萨克族小伙子佳木斯孜自告奋勇打头阵,只见他在齐腰深的大雪中手脚并用,左蹬右推,身后很快“犁”出一条深深的雪沟。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公路已被雪埋住了,两边的雪不知有多深,为了防止掉进雪坑,几个人干脆一会儿滑一会儿滚,个个如雪人一般。5个人在齐腰深的雪海中轮流“犁”道,个个气喘嘘嘘。他们取出表一看,两个小时仅“爬”了大概1公里路。又累又饿,头晕眼花,额头上虚汗不停地渗出

赵莉莉说,这时要是有个面包,哪怕是1000元也“划算”。多亏金红艳大嫂,还有半个烤囊众人一人分一小块才稍稍有了点力气。赵姑娘说,这次只要能活着出去,一定请大伙到乌鲁木齐最豪华的“假日大酒店”潇洒一回!

5个人在大雪中排成一字形纵队,雪拥到大腿,每拔一次都非常费劲儿。风雪迎面打来,他们的脸和耳朵都像刀割一般;有时风雪直往嘴和鼻子里钻,他们连呼吸都感到十分困难……走啊,走啊,不知在雪海中跋涉了多久,他们只觉得天连着地,地连着天,一片白茫茫。

那位哈萨克族小伙子一看表吓了一跳,整整3小时,他们才顶风踏雪走出大约3公里路!几个人彻底失望了,他们只好相互搀扶着一点点往回走。广东姑娘边走边回头,两眼不停地流泪。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她感到人的力量是那样的微弱,那样的无奈……

●100名突击队员驾驶铲车、扫雪车火速出动

针对这场特大暴风雪袭击,阿勒泰公路总段连夜制订紧急作战方案。12月17日凌晨,由两名副总段长率队组成的百人抢险突击队,驾驶大型扫雪车、铲车、平地机等,兵分两路直奔“雪海”深处。与此同时,全总段12部电台同时开机,昼夜传递着来自第一线的最新消息。

突击队一路左冲右突,拼命清除路上厚厚的冰雪。中午2时15分,远方传来紧急求援消息,国道216线铁力米一带约40公里范围内,有大批车辆、上千人被风雪围困,形势十分危急!两支小分队迅速合兵一处,必须在短期内“杀开一条血路”。此刻,天路入云的阿勒泰狂风吹着响哨左奔右突,搅动漫天飞雪整个天空一片昏暗,两米之外竟看不见人影。他们只好摸索着前进。为确保扫雪车、铲车快速安全到达指定地点,副总指挥李杰亲自率指挥车,冲在前面探路开道。此时降雪密度太大了,白天开亮大灯驾驶员眼前仍是一片灰蒙蒙的。李副总指挥坐在车里心急如焚,忽然,车子在冰雪路面上猛地滑了一下,尽管驾驶员猛打方向盘,可已经迟了。只听“哎呀,不好!”一声惊呼,车子已歪歪斜斜飞快冲下了路基。李副指挥的大脑“嗡”地一声懵了。

不过还算幸运,后面的车没出什么事。人们下车,飞跑到路沟里,当看到驾驶员和李副总安然无恙时,众人才松了口气。

车子被拖出路沟后,李杰副总指挥不顾阻拦,又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没想到刚走出几公里,指挥车再次滑下路基,也许苍天有眼,两次遇险,他竟奇迹般的毫发未损。

无奈,他只好让指挥车放慢速度前进。因能见度太差,他干脆用一条围巾缠住脖子,并包住半个脸,打开车窗伸出头去指挥开道,看到眼前的一幕,人们的眼睛湿润了。

突击队在风雪中“拼杀”着,茫茫雪海终于被他们“犁”出一条不断延伸的、黑褐色的深沟。这是一条希望之路、救命之路啊!1小时25分后,百名勇士历尽艰险,终于找到了第一批被困的车队。

“公路段来车了!”“有救了,咱们有救了!”长途班车、货车上的人们都兴奋地从车上涌了出来。有的对着雪野“哎——哎”的一阵高叫,有的激动地相互抱在一起流下了泪水。不少车辆的喇叭也响了起来。整个荒凉的雪野沸腾了!

●即将临产的四川籍打工女李雅兰说,她一辈子也忘不了新疆人的恩情

地处中俄交界的阿勒泰地区自古有“金山”之称。从清代至解放前的近300年采金历史中,人们就从阿尔泰山采得黄金70万两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块狗头金竟重达170两。近几年淘金者从四面八方蜂涌而至,男男女女每年都有上万人。前年,22岁的四川资中县太平乡的李雅兰也随着打工的人流来到了这里。1997年年初的一场暴风雪封死了通往山下的路,在燃料和食品用尽的情况下,她的双脚和手都冻得布满了水泡。她写好遗书揣在怀里静静地坐着等死。这位打工女做梦都没想到,危急关头解放军竟派直升机飞上雪山,救了她和另外300名采金群众。

这次已有8个月身孕的李雅兰原准备今年不再回川探亲。不料家人忽然发来电报,说她母亲病重,夫妇只好搭乘一辆同乡开的货车去乌鲁木齐。小两口怎么也想不到,返乡途中差点儿葬身在茫茫雪海中。

四川司机驾驶的这台80年代初出厂的老“东风”,跑出几公里竟在途中熄了火,他马上用喷灯烤水箱。风雪却排山倒海般袭击而来,他只得钻进车里。不知何时,他们发现后面又停了七八辆车,毫无疑问,命运和他们一样。天渐渐黑了。气温更低,估计起码有零下30多度。李雅兰刚睡着又被冻醒,如此反复,痛苦不堪。最后3个人都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只好下车在雪中筑个“避难所”,在旧布上浇油点火取暖。也许是风太大的原因,这火烤了很久,她却觉得怎么也暖不热身子。

天渐渐亮了,3人在饥寒中终于看到一丝希望。哪知到了上午12点,窗外仍然如飞沙走石一般。就在这时,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已有8个月身孕的李雅兰,捂着肚子不住地喊疼。两位汉子大吃一惊。天呐,如果孩子要出生可是天大的麻烦!她的丈夫吓得脸色煞白,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二人心急如火却又束手无策。“天呐……”他们望着外面的风雪,无奈地长叹。正当3人陷入困境,几乎绝望时,司机忽然发现远处的雪野上隐隐约约出现几个黑点,他赶忙打喇叭“询问”,没想到远处也响起了喇叭声。当看到阿勒泰公路总段的突击队赶来救他时,司机竟兴奋得大喊起来。

此时,老“东风”的轮子三分之二被雪封埋,因气温太低,已牢牢冻在路面的冰上。扫雪车、铲车清理积雪后仍无法起步。突击队员又飞身下车,不停地推、挖。风雪中,他们的头发、眉毛、胡子上全挂着缕缕冰串儿,在背风处还隐隐可以看到勇士身上蒸腾着一股热气,司机和孕妇的丈夫被深深感动了。

忽然,随着“轰”的一声怒吼,车子终于挣脱冰雪的束缚,猛地跃向已被勇士清理好的路面。车上的孕妇随时都有分娩的可能。司机顾不上道谢一声,就驾车飞速赶路。大约半小时后,他们终于驶进一个叫玉奇乌斯塘的小村庄。在谢述甫老人家的热炕上,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了。丈夫和司机眼睛里都闪动着激动的泪花。3天后,两位汉子为他取名叫“雪生”,李雅兰却给孩子取个名字叫“疆恩”,意思是让后代永远记住新疆人的恩情。

一个月后,笔者在电话里采访了这位曾在阿勒泰两次历险,又颇有点传奇色彩的女性,李雅兰说好可怕,当时真不敢想还能活着出来;她说目前孩子白白胖胖的,很可爱;她说希望通过新闻媒介,向冒着生命危险把她从雪海中救出的、素不相识的护路工人,真诚地说声谢谢!

●百名勇士创造了阿勒泰抢险史上的奇迹

中国西部阿尔泰山的浑圆曲线,从远处直刺苍穹的银色山顶蔓延过缓缓起伏的山腰,然后通过山脚下闪着寒光的积雪,一直勾勒到广东姑娘赵莉莉乘坐的那辆长途夜班车上。此刻,她和另外4人已从雪地里慢慢爬回到了车上。这次“突围”不仅失败了,她的脸、手和脚上还出现了严重的冻伤,她的脚和棉皮鞋冻在了一起,简直成了冰疙瘩,鞋子怎么也脱不掉。

17日下午4时许,救星盼来了。百名突击队员一路铲冰除雪,赶到了这里。勇士们发现在几公里的路段上,到处是被风雪困住的车辆。抗灾保路指战员一边扫雪开道,一边组织人力疏通车辆。营救工作困难异常,危急之中,指挥员又将抢险队员分组排开,包车到人,各组展开救竞赛,使抢险工作紧张有序地全面展开。

荒无人烟的旷野上,到处回响着“噼噼叭叭”地铲冰声,“一二——一二!”的推车声。有的突击队员索性扔掉皮大衣,仅穿着单衣作业,整个抢险现场一片忙碌。在雪海“寒极”中抢险时间太久,不少突击队员的手脸被冻得红肿,耳朵严重冻伤。

1997年12月18日凌晨2时30分,最后一辆被困车辆顺利通过雪魔封锁线。至此,历时16个小时的营救大行动胜利结束。在这场30年罕见的特大暴风雪中,突击队开挖冰雪85400立方米。疏通受阻大小车辆350余辆。救出被困群众1200人。尽管其中有大批妇女儿童,但无一人死亡、失踪。勇士们用热血创造了风雪阿勒泰抢险史上的奇迹。春节前,遇险群众已全部返回家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