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名医”泛滥的忧虑
齐帅
报载:浙江杭州市一个“名医”,把一神经衰弱的女青年治成了神经病;山东青州市一位自称,“妇科专家”的人,竟将一女童误诊致死。近闻,从新疆大漠走出来的“神医”胡万林,也曾把一个有点腿疾的舞蹈家“聋子治成了哑巴”,截去双腿而永远告别了舞台。
“名医多的太”,现已成为城市“十大怪”之一。且不说大街小巷里的“广东老军医”的传单,和那马路边上“神刀”、“神针”、“神脉”、“神手”、“神眼”的广告,单就省城大大小小新闻媒体上正儿八经的广告来说,哪一日没有几十个“名医”与读者和观众悟面。
对这种现象细察之,就会让人产生“多而不安”、“多而添忧”的思绪。诸如:“国医神传”、“杏林独秀”、“十代单传”、“祖传秘方”、“清宫秘方”、“驰名中外”、“中华之最”、“医术奇迹”、“医学重大突破”、“医学新的发现”;有的还承诺“一针除根”、“手到病除”、“返老还童”,甚至吹嘘可让人“死而复生”、“长生不老”,等等。稍有常识者一听就会发现,这不仅是自我标榜,而且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人们不难发现,凡是不惜一切手段自吹自擂者,一般乃为“嘴尖皮厚腹中空”者。不久前,江苏南京市某区有关部门对自称“祖传名医”、“包治胃病”的两个“名医”,进行了突击审验,结果都是斗大字不识几升的“江湖郎中”。难怪有人说:“雷声大了雨点稀”!著名学府和名牌医院的专家,很少有人自称为名医者,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现实中,在一些私人诊所、个体医生中,不乏有名老中医和退休专家。但是,他们当中也确有滥竽充数或拉大旗作虎皮者。笔者曾听说,有这么一个人,过去当兵时曾在连队里当过两年卫生员,就凭这点本事,复员后贷款办起了一家医院,还用钱买了个大学兼职教授。后来,出国用钱买了一个“大奖”,并疏通关系与外国商要合影,让外国政要题词。回到国内,就大吹特吹,蒙骗国人。在我们陕西,有那么个“名医”,不就是花一万元,在省人事厅原一处长那里买了一张“主任医师”的职称证吗!
现在,市场正热火朝天打假,特别是近一时期,随着山西假酒案的披露查处,全国对于白酒打假更是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医疗行业同白酒制销一样,同样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也应该来一番真格的打假,还假名医以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