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摄影
第57期 编辑 柳影 版式 丹青
“老陕”航拍“三峡工程”
回忆起大江截流的报道经过,新华社陕西分社主任记者范德元至今心潮起伏。
横锁大江,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圆时刻,能够受命担当这一历史瞬间的“掌镜”者,无疑是一个新闻记者梦寐以求的大任和荣誉。
去年10月8日,范德元带着总社的重托,乘坐新华社为新闻摄影第一次调用的直升飞机,以主拍的身份在三峡大江截流工地上空举起了他的相机。
从飞机上俯瞰,旖旎的的三峡风光尽收眼底。浩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让他从心底里惊叹,截流后将要淹没的姊归、巴东、白帝城等风景点让他留连不已。江山如此多娇,引得老范忘记了捆在身上的安全带和飞行速度过快吹来的阵阵冷风,打开相机马达上的快速档,迅速抓拍着眼前掠过的一幕幕。当“空中看三峡”一组图片由新华社向国内外播发以后,反响自然是热烈的。
11月8日,截流工程告竣的一天。为了抢占最有利的地形,半夜时分,范德元在星光中爬上了江心中堡岛的185米大坝,架好三部相机。
40米龙口被逐步收窄至30米、20米……范德元不停地按动快门,装有600mm长镜头的尼康相机帮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将最后一车石料倾入龙口的历史“刹那”摄入了镜头。当天晚上,新华社用卫星将这张传真照片发送到国内外之后,世界各大通讯社及全国九十家报刊杂志转载,有的还以大半个版的篇幅在头版刊用。
刚过半百的范德元完成了记录举世瞩目的历史时刻的使命。当然,从1969年开始从事专业新闻摄影工作的他,已经有过不胜枚举的成绩。他曾连续三次被评为新华社十佳摄影记者,曾荣获国际奖,荣获全国及省、市奖励数十次。然而,所有这些,因为有了三峡截流的记忆,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正如老范说的:“这么大的活动,一个人一生碰不着几次!”
▲直升飞机上拍摄的大江截流工地
大型自卸车抛投合龙前的最后一车石料
三峡建设者的风采
▲三峡大江截流形成四十米龙口。
?三峡工地的葛洲坝清江施工局青年突击队。
▲新华社记者范德元航拍三峡时在直升飞机旁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