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浓墨重彩写春秋
——记安康市“教学能手”刘广民
他只有45岁的年龄,看相貌却显得有些苍老,卷曲的头发掺杂着灰白,微驼清瘦的身材,满脸又细又密的皱纹,镌刻着他25年的执教岁月。他,就是安康市江北初级中学二年级二班班主任、优秀教师刘广民。
1972年,刘广民走上了讲台。这许多年来,他为教书育人付出的心血就像那长长的汉江水。
1994年,刘广民所带的二班有个叫唐龙的学生,经常迟到早退,课堂上又爱睡觉,在全班是出了名的“捣蛋鬼”,弄得其他老师不敢管。但刘广民掌握了“差生”的一般规律,他们的头脑反映灵敏,只要引导得当,就能促其转变。一次,学校开展乒乓球比赛活动,刘广民就有意识地推荐打乒乓球水平一般化的唐龙参加比赛,结果出人预料地夺得了冠军。事后,刘广民问唐:“你是怎样打胜的?”唐回答:“打球要用心计,硬打不行。”刘广民追问:“那你为什么不在学习上用心计呢?”简短的一问一答,就如拨亮了一盏油灯。从此,唐龙得到了启发,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毕业考试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中学——安康中学,并在安中成为班上的学习尖子。
为了改变“差生”的状况,刘广民也曾同学生订过“君子协议”。那是1995年的事,一个叫汪道斌的学生,学习成绩和组织纪律性都比较差,老师管他,他指着老师的鼻子骂,也曾打过老师,掀过桌子,最后从“快班”分流到刘广民所带的“慢班”。刘广民从同汪的谈活中了解到,汪想当兵,就问汪:“你表现这样差怎么能当兵,又怎么给你写鉴定呢?”为此,二人订下了“君子协议”,使汪很快地改变了行为。当年底,汪应征入伍到了方南武警部队,1997年10月,汪从部队给刘老师和原来的班主任写来了信,并要求将此信念给学生听,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对在校时的行为悔过之意。
刘广民深谙“为人师表”的道理,他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在江北初级中学,每周人均代课10节,可刘广民一周要代18节课,从不叫苦叫累,被称为全校的顶梁柱。1994年元月至9月,他在安康市早阳中学任教的爱人刘善英患有“精神分裂症”,他每天晚归早出,行程15公里去照料爱人,却从未耽误一节课,后来,刘善英调到关庙镇红星小学任教,就把14岁的女儿让刘广民照管,可刘广民时常忙得顾不上给女儿做饭,女儿学习成绩差,也没空辅导,他女儿埋怨他心里只有别人家的孩子,却不管自己的孩子。
播种,收获;收获,播种……栉风沐雨,耕耘岁月。25年来,刘广民就是这样用浓墨重彩描绘着教育春秋,书写着人生。他在江北初级中学任教的五年时间里,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获得安康市中小学生优秀作文比赛二、三等指导奖等8项荣誉称号和奖励。 (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