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关键——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横向比较,我省显然与沿海发达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从所有制结构看,我省非公有制发展步伐慢,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1.8%(如果包括混合经济则为18.3%),低于沿海发达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在工业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占到19.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非公有制经济占到47.6%,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观察,90年代以来,陕西的机械、纺织、军工等工业生产处于一直不景气状态,而80年代中后期以后形成的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为代表产品的家电工业也由于不适应市场竞争而不断萎缩,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能够担当起陕西经济发展领头羊作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陕西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明显降低;从产品结构看,呈现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技术含量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格局,特别是有规模、具有较强竞争力、在全国市场上占较大份额的产品更少;从企业组织结构看,我省大中型企业为数不少,但真正形成规模经济和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还比较少。全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中,陕西只有8家,进入前100名的只有两家。企业规模小、资本分散、经营困难、效益低下问题突出。如上发人深思的数据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加大企业战略性改组力度,下气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成为促进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鉴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制约了总量增长,总量小、投资少又使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因而对我们陕西来说,调整经济结构首先应该从调整投资结构入手。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一个投资项目安排上,都能从解决全省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把重点放在建立、扶植、改造具有国内外竞争能力的规模化大项目和大企业集团上,以促进企业结构优化;放在开发、培育和发展具有国内外市场较高占有率的名牌产品上,以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放在培育、扶植、改造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骨干优势产业上,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为此,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排除投资项目安排上的人为因素干扰,从客观实际出发搞好项目可行性研究,以科学安排投资项目优化经济增量结构,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在搞好经济结构的增量调整的同时,还要加大企业战略性改组力度,推动经济存量结构调整。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企业战略性改组要以建立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和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为目标。为此,要全面、大力度落实省上制定的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和培育优势产业规划,以优势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市场具有较高占有率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具有突出经济效益的特色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和具有突出市场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产品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大集团组建步伐。同时,要加大企业兼并、破产力度,解放思想进行大规模兼并、破产。对本省缺少真正龙头企业的行业,应该主动加入以省外全国行业大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大集团。对整体求活无望的企业,要坚决进行破产,对其中可以救活的部分可以单独划出组建新企业。
(贾志让杨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