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4月28日
公众视角
03

秋林公司的文化场

肖云儒

一件商品的真假优劣,有时一眼看不出来,一个商店有文化没文化,却一进门就能感到。

那天去秋林公司参加“美文”杂志创刊五周年会,听罢龙应台、余秋雨、贾平凹诸君高见,从会场溜出来,结结实实逛了一回商场。把秋林公司当一本书读了一遍,心里便冒出这句话:

商店有没有文化品位,有的可以列条列点讲出来。拿秋林来说,商品质量、服务态度、店面布设、宣传声势、卫生情况,都给你不少好印象,只是像我这样商品知识不多和消费水平不高的人不好擅加圈点。商店的文化品位,更多是看不见,甚至说不清的,它是一种气氛,一种格调,一种感觉,一种场,文化的,文明的,甚至是艺术的场。

首先是商品的实用精致、价廉物美,商场的干净清新、赏心悦目,又不止是这些。从顾客休息角里摆的儿童玩具和孩子们在上面乐得开了花的小脸上,从售货小姐和你一家人似的商量选择哪一种商品上,从赵乃森经理对文化、文化人天然地、气质性的亲近上,你能感到和商品交易同步的一种人情的交流,一种隔行不隔山的理解。

我参与撰稿的一部电视片《金瓯赋》曾经在秋林拍摄过员工每日清晨的升国旗仪式。我与老伴偶尔路过秋林,曾驻足在店前广场上欣赏过交响乐团演奏的卡门序曲。你便又有了超出人情味的一种更宏大的感受,一种意蕴深深的浸渍。

在现代市场上,经济活动不但是文化活动的基础,它本身就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尺。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方式进行的。文化弥漫于整个经济领域,既是经济的一种动力和资源,又是一种润滑剂。现代企业的决策,不只是经济决策,也是一种文化决策。

这样,现代企业也就不仅是市场的经济主体,而且是市场的文化主体。企业以文化为手段,通过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改善企业的人际关系、管理水平来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也越来越注意以文化为媒介,通过投资公益事业和文化活动来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密切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一句话,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进一步达到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是时代的潮流,是有远见的追求。

现代商品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一瓶香水的成本只有几十元,精品店的售价有时会高达几千元。名牌精品在这里出售的已经不只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是某种文化价值,某种期待,某种实现,某种荣誉,某种档次,某种形而上的美好联想。名牌商店无形的文化资产,价值已经远远高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和销售额,而且常常能创造出远比有形资产为高的利润。现代顾客非常乐意为远远大于商品实用价值的文化价值付款。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将拥有竞争优势,谁就将拥有未来。看来,秋林公司很懂得这一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