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陕北陕南双翅硬起来让三秦石化工业飞起来
——省石化局局长李升堂访谈录
省石化系统去年在进军陕北,参与陕北油气开发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本报已作过报道。在今年全省石化工作会上,省石化局又提出了加快结构调整、实施战略转移的口号,将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实行战略转移,真正形成以关中为主干,以陕北、陕南为两翼的陕西石化工业新格局。最近,本报记者就这个问题访问了省石化局局长李升堂。
记者:结构调整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请问局长,我省石化系统这次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战略措施?
李升堂:针对陕西石化工业的现状和长远发展,这次全行业性的战略性的结构调整的内容可以用“两个战略转移”来概括:一是由单一的化肥产品为主,向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领域转移;二是关中省属石化企业发展要逐步向陕北转移,参与陕北的油气开发和利用。为了实现两个战略转移,我们要积极实施“三大战略措施”:一是要依托科技优势,选准产品方向,大面积实施适应性调整,改善和优化产品结构。二是要依托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坚决果断地实施战略性调整,改善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了变优势资源为优势产业,我们要利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规划和建设榆林重化工基地为契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分别形成以延安为中心的石油化工基地和以靖西天然气输气管道为纽带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依托丰富的煤资源,积极发展煤化工,以规划渭化二期工程为契机,逐步形成以渭河化肥厂为中心的西北煤化工基地。利用陕南丰富的生物化工资源,探索发展生物化工。以汉江梯形开发为契机,逐步形成以汉江工业走廊为依托的生物化工基地。利用商洛地区的金属矿产资源,努力发展金属矿化工,以建设西康铁路为契机,逐步形成商洛金属化工基地。三是要依托行业优势,向陕北进军,积极参与油气开发,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战略性转移,改善和优化企业结构。长期以来,我们与化工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要紧紧依托这个优势,通过与长庆石油勘探局和有关地县的合作,加快参与油气开发利用的步伐。
记者:我省石化系统调整结构的机遇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
李升堂:可以说,目前,我省石化工业结构调整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形势非常有利。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陕西石化工业展示了极为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加大了陕北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力度,长庆局每年投入几十亿元资金用于陕北油气开发。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加快发展石化工业作为振兴陕西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实现经济翻番的重要突破口。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局里决定由一名副局长和总工牵头负责,参与合作的各企业也组建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相应组织机构,狠抓落实。这些都为陕西石化工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提供了组织准备。近两年来我们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和股份制改造,增强了集团企业的经济实力。仅华山、兴化、双菱通过企业改制就募集资金1.7个亿,如果作为陕西化工板块争取上市后还可以筹到10多个亿的资金。可为结构调整开发项目,奠定一定的资金基础。通过这些大动作,到本世纪末,使全省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的比重由19%提高到35%以上,使精细化工率由15%提高到35%以上,使优质化肥比重由24%提高到60%以上。真正形成以关中为主干,以陕北、陕南为两翼的陕西石油化学工业新格局。
本报记者 杨明洲 通讯员 张福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