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5月19日
社会瞭望
02

“吃”之有道

西滨

当今天下“吃客”不少。

“吃铁路”、“吃企业”、“吃文物”、“吃权力”……,尽管吃的东西不一、方式各异,但据这些“吃客”讲,只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准能吃饱吃好、“吃”出钞票。

哈尔滨市前任常务副市长朱胜文,就是一个典型的“吃客”。在他“掌勺”期间,贪吃别人的珍珠、玛瑙、名贵药材等价值高达200多万元。东窗事发后,记者问朱:“过去你当大学教师,有人向你送东西吗?”“没有”“现在有人送东西是看重你什么?”“手中的权”可谓,问得直、答得爽。是的,就是因为朱胜文手中握有“刀把子”,“权印子”,形形色色的人,才不惜重金,向他送去五花八门的东西,以满足他贪婪的“食欲”。

时下,总有那么一些不大不小的官人,胃口太大,“见什么、吃什么”,大有“为官一任、吃民一方”。在他们看来,“大送大办事、小送小办事,不送不办事”。难怪社会上有这样的顺口溜:“也跑也送,提拔重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不跑不送,降职使用”。

事实上,行“吃”者亦不笨。《燕赵都市报》披露:河北省巨鹿县农机局副局长李印忠,因为官小沾便宜办事不遂愿,于是想谋个一把手当。天遂人愿,局长突然病故,李印忠抓住机遇,从下属两个公司借了1万5千元,将其中的1万元送给县委书记刘欣年,不几日便当上了局长。刘欣年当书记的口头禅是:“你送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这种权钱交易的瞎点点,真应了老百姓那句:“肥了贪官,职工可怜。”

人生在世,离不开吃;君子求“饱”,“吃”之有道。大凡一个有良知的人,特别是掌管一定实权的人,要长久地在社会上“吃”下去,还是求个温饱的好。如若“贪吃贪喝”,我想:朱胜文“胀破肚皮”之事,迟早还会发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