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16日
社会瞭望
02

不敢看“焦点访谈”

魏谋

看了5月26日“直言录”刊登的“青天由谁做”颇有感触,由此文想起“焦点访谈”。人们将其俗称为“焦青天”,这足以说明广大群众对“焦点访谈”的喜受、赞许和企盼非同一般。

然而,就像说某个东西好并不见得就去看或买一样,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百姓就很少或不看“焦点访谈”。要问何故?看后生气也,不解也。

想想看,凡是稍有是非观念和正义感的人,当你坐在电视机前眼瞅因单方撕毁合同而给承包人造成极大损失,面对记者的提问,竟对国家延长土地承包期且几十年不变的政策一问三不知,理歪气壮侃侃而谈“不知道、不知道”的乡长;将办案乱收费轻松自如说成是向失窃人收取一定办案费的公安处长、局长;为副县长女嫁农家子而动用警力致死人命案充当走卒,对着话筒却一一陈述自个“理由”的县乡机关干部;诸如此类的人和事,岂不越看越生气,越想越不理解?

与此不同的是,倒是我们有些干部虽常看“焦点访谈”,可看了既不生气,也不思考,更不由此及彼由彼及里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相对照,以至于“焦点访谈”报道过的类似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看”者身上重演。这种形似看热闹或是将此作为获取闲谈信息的看法,看了与没看有何两样?

愚以为,因看见报道中涉及的不平之事生气而不看“焦点访谈”,虽如“因噎废食”那样令人可笑,但从反面说明“焦点访谈”在这些人身上产生了效应,这总比看后无动于衷,看了等于没看好一些吧。

“焦点访谈”是时代的产物,应该为促进时代进步和发展而发挥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仅靠或等靠其批评、曝光之后再重视再行动再解决问题是不够的,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想必不少领导已经或正在认识到这一点。社会需要、百姓企盼“焦青天”匡扶人间正义、鞭苔社会邪恶的精神在大小领导身上发扬光大。这大概也是“焦点访谈”的内在要求和最终目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