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铁一局办好职工消费合作社的做法
关永刚
我局共有182个工程队,施工现场基本都远离城镇,条件比较艰苦,一线职工购物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我局各级工会大力开展兴办职工消费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局100人以上的工程队职工消费合作社已发展到118个,占应建数的96.7%,拥有周转金99.6万元,营业总额1856万元,给职工让利371.2万元,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热烈欢迎,被职工群众誉为“暖心社”。
如何巩固和发展职工消费合作社,我认为应做到如下诸点:
一、明确一个指导思想。这就是“强化管理,规范运用,让利职工,服务职工。”职工消费合作社是一个要求严密的经济组织,又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职工互助互济的群众组织,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因此,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不以盈利为目的与适当积累增强发展后劲的关系。在举办职工消费合作社过程中,我们始终最大限度地让利于职工,商品的加价率不超过3—5%,在扣除商品损耗后,略有盈余,然后再打入基金,滚动发展;二是处理好规范经营和热情服务的关系。局制订了消费合作社章程,局属各单位在此基础上制订实施办法,避免了各行其是,随意运作,保证了消费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达到更好地为职工服务的目的。
二、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我局实际,采取了巩固基层、发展基地、全面推进的办法,根据服务对象的生活构成不同,在经营方式、进货渠道、商品品种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基层远离城市,职工过集体生活,进货主要采取以烟酒百货为主,基地地处城市,以家庭为生活单位,则采取源头进货,以大宗的米、面、菜、油盐为主,受到广大职工家庭的欢迎。二是共同合作协助配合的原则,消费合作社所需要的资金、车辆、房舍等必要条件,来自单位行政和职工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办社所需资金可以通过行政拿一点、工会补一点、职工群众积一点的办法。我局新运处在南疆线办起了流动消费合作社,从库尔勒到阿克苏,全长500多公里,地处戈壁,风沙大,7月份气温可达摄氏45℃,还要通过80%的无人区,铁路沿线各车站和施工单位职工生活全靠流动消费合作社供应。新运处南疆指挥部领导和铺架二段领导对这项工作从资金、车辆运输工具等都给予大力支持,新运处工会动员干部职工、离退休职工、家属及学校的老师、学生支持现场职工消费合用社,为现场捐款、捐书,不仅为流动消费合作社注入了新的资金,还支持增设了一项新服务——流动图书室。
三是方便职工的原则。在远离城镇的施工现场,进货前先征求大家的意见,按职工群众的要求选择货物,送货上门,既方便了职工群众,又避免了进货的盲目性,加速了资金周转。
三、疏通三条渠道。一是进货渠道要坚持源头进货,货比三家,保证高品的质量和最低价格。二是让上级工会组织开办的连锁销售渠道,建立上下互助协作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互惠互利。三是信息渠道,要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在各地区的自身优势,多和当地工会组织上下联系,调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职工需要的信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购货,满足职工需要,发挥基层工会在各地区自身的优势。
四、健全三项管理制度。一是组织好骨干队伍,要挑选热爱此项工作,热心为职工群众服务并具有一定市场经济知识的人做此项工作。要教育他们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要组织他们学习有关业务知识,提高他们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本领。二是职工消费合作社要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财务商品和价格等方面的管理,堵塞漏洞,实行民主监督,保证职工消费合作社健康发展。三是抓好规模经营,努力扩大经销范围,以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者为该局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