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增效是最终目的
文/陈文生
在新形势下,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加速结构调整,转换经营机制势在必行。然而,有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只重视减员,而忽视了增效。
笔者以为,减员增效中的“增效”,不仅仅是指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今天,一些行业单位简单地把职工从主业中剥离出来推向社会,结果是必将影响单位的稳定,进而给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因此,企业在减员过程中切勿忘了“增效”,即有效地做好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以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效益。
要增效,关键在于加速经济发展。一是要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有些行业单位,不能固守单一的产业结构,更不可在企业面临危机时才设想发展其它产业,而要在开发主产业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其它产业,构筑起一个多种产业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从而加速行业经济发展,使那些从主业中剥离出来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二是要在突出主产业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要把那些闲置的人、财、物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因地制宜地发展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各种服务业,以此作为推动行业经济发展的第二动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安置富余人员。三是那些福利性、服务性的部门和单位要向社会化经营管理迈进,由内部服务型向市场经营型、效益型转变。“企业办社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那些内部服务性、福利性的部门和单位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企业的负担,对这些部门和单位可实行租赁、承包或拍卖,让其成为经营型、效益型的经济实体,把企业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总而言之,只有加速经济发展,那些从主业中剥离出来的人员才能得到安置,企业才能稳定。否则,减员增效便无从谈起。